首页 他的冲喜小娘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番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婉柔成了赵晏之的贴身宫女, 虽无人明说,却上下达成默契, 赵晏之一应事理以及才人殿里外皆由婉柔全权打理。

婉柔耐心而周全, 在她的统管下,才人殿逐渐变了模样,虽仍然冷清, 却非从前的颓败阴晦, 各处干净整洁,从里到外日日打扫, 林木花草定期打整, 整个殿内焕发出一股温和的生机。

“殿下, 今日稍开开窗, 擦擦窗户。”

“殿下, 再开一点, 透透气,一会儿便关。”

“殿下,布帘拆下来洗洗, 洗完便装回去。”

……

等赵晏之注意到的时候, 房内的所有布帘已被全部拆除, 房中恢复它本来的模样, 阳光自窗格照进来。

赵晏之起初不适, 后来发现也没有那么不适, 便没有再强求装回来。

婉柔喜欢在院中晒太阳, 赵晏之坐在走廊阴影下,远远看着庭院虚空发呆。

“殿下,到这里坐呀。”婉柔说:“春日是金, 晒晒补气。”

赵晏之不理会。

婉柔端详赵晏之面孔, 忽然笑了,道:“殿下真白,比女孩儿还白。”

赵晏之听到这句,面色变了变,仿佛受到奇耻大辱,当即站起,走到婉柔身边,冷盯着她:“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婉柔抿着唇浅笑:“奴婢说错话了,殿下别生气,奴婢泡了茶,加过新酿的桃花蜜,殿下尝尝?”

婉柔喜欢自制各种奇奇怪怪的花茶,一年四季百花盛开,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日金菊,冬日腊梅,摘了新鲜的画板,加点蜂蜜,开水冲泡,入口芬芳沁甜。

赵晏之活了这许多年,自婉柔来后才知自己原来嗜甜。

婉柔倒了茶水,赵晏之冷着脸坐下,日头太灿烂,让人微感不适,多晒了会儿,喝着香甜的花茶,却又生出种懒洋洋的慵懒,这一坐便是半日。

日后每逢婉柔到院中晒太阳,便总会叫上赵晏之,赵晏之或发呆,或看书,婉柔则在一旁做女红,煮茶,偶尔她也看书。

“这个字念什么?”

“此句何意?”

婉柔幼时学过几日,但识字不多,遇到不认识的便理所当然问赵晏之,赵晏之字倒多半都识得,但稍难些的文章语意却不大行了。

“该问谁呢?”婉柔没有笑话赵晏之,只是仿佛有点可惜。

赵晏之重新走进书院。

此时书院里赵鸿之等最早的几位皇子与世家子弟已步入中阶,赵晏之自然跟不上,听的较为吃力,却仍坚持每日坐在堂中。

先生们没有格外关照赵晏之,但身为先生,见学生认真求学,自然欣慰,但凡有时间,遇见赵晏之不甚明白的,亦会指点几句,继而发现赵晏之竟出人意料的聪明,当年发蒙后便再没听过课的赵晏之,却仍通过看书,自学了不少功课。许多东西一点即通。

“这本集子不错,你可以看看。”

赵鸿之送给赵晏之几本书籍,容翡则递给赵晏之几卷小册子,那是这几年的课业笔记。

几年的时光,赵鸿之与容翡已然少年模样,长身玉立,俊美华贵,尤其那容翡,在一众子弟间,已悄然出尘,出类拔萃,乃所有先生们最得意之弟子,即便两耳不闻窗外事,赵晏之也听闻过容翡之名声。

“这可是好东西。”婉柔道,赵鸿之与容翡对赵晏之并没有特别热络,皇子间关系微妙,只偶尔这么说几句,送点东西,婉柔道:“他们是好人。”

赵晏之看着二人背影,没有说话。

别人都有书童兼仆役好几个跟着,赵晏之身边独婉柔一人。

“你是四皇兄什么人?”

五六岁的公主挥着根鞭子从蒙馆里跑出来,不小心撞到婉柔,婉柔扶起公主,轻柔的拍打掉公主身上的灰尘,笑答了公主的问题。

“就你一个人跟着四皇兄?”

婉柔点头:“就奴婢一个。”

公主便道:“那你可得好好看着四皇兄,别让他摔了。”

婉柔应是。

公主便又挥舞着鞭子跑走了。

“公主真可爱。”婉柔后来又碰见过好几次公主,小小的公主闹的整个书院的先生们头疼,时时到处乱跑,身后一堆人追的汗流浃背。

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一段时间。

春去冬来,上安第一场雪纷扬之际,赵晏之病了。

起先只是发热,众人只以为是季节变换的热症而已,并未在意,然则第二日却忽然高热,赵晏之开始呕吐,浑身酸痛,紧接着手臂和脖颈上出现红疹。

“此乃天花!”

太医大惊失色,众人闻声色变。

圣上旨意很快下来,命人将赵晏之移出皇宫,送至郊外别院。

赵晏之烧的满面通红,仍有意识,听见旨意,整个人猛的一颤。送出皇宫意味着什么?倘若他是受宠的皇子,或许还有回来的一日。他不过可有可无的无用皇子,先不说到了宫外能否得到精心医治,即便侥幸活下来,又有几成机会被圣上记起和召回。

所有人都对才人殿退避三舍,便是殿中仆役,亦不愿靠近,更遑论谁替赵晏之说句话。

“我在,我在,殿下别怕,别怕。”

婉柔对太医们磕头,对内侍总管磕头,却无济于事。以她身份,见不到圣上,更不敢贸然行事,怕激怒圣上,更加恶化。

婉柔想到过赵鸿之与容翡,然而党派之争正日趋激烈,他们恐自顾不暇。她想来想去,最后来到贵妃殿外,直直跪着,洁白的雪花不懂世间疾苦,依旧温柔的落向人间,第二日天亮,婉柔从头到脚一身雪白,唇瓣发紫,全身僵硬。

她在冰天雪地里艰难跪行,努力靠门口更近一点,继而不停磕头,重重的,磕在冰冷的湿地上。

或许赵晏之命不该绝,恰巧这日赵蕤之亦开始发热,贵妃担心万一圣上“一视同仁”,将赵蕤之也赶出宫去……贵妃略一谋思,匆匆去往圣上宫殿。

圣上新旨意在赵晏之被即将抬走的千钧一发之际传来:赵晏之仍留宫中,即日起封闭才人殿,只可进不可出,直至赵晏之痊愈或病逝。

殿中所有仆役们亦被隔离,不得擅自外出,但无人敢,亦无人愿进房中伺候,每日汤药,饭食,皆放在门口。

“殿下不要怕,奴婢在。”

昏暗的房中,婉柔陪在床畔,戴着面巾,每日清洁都十分注意,即便心急如焚,亦每日尽力好好吃饭与休息。她不能出任何问题,不能倒下,否则殿下便完了。

赵晏之已陷入昏迷,烧的神志不清,面孔上也冒出些许红疹,瘦弱的身躯躺在床上,急促而痛苦的喘息着。

“殿下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

汤药顺着赵晏之嘴角淌下,婉柔便用麦管轻吸一口药汁,小心翼翼渡入赵晏之口中,一碗汤药,来来回回无数次,这么一小管一小管的流进赵晏之身体中。

赵晏之时冷时热,常常大汗淋漓,婉柔吃力的翻动赵晏之,帮他擦拭身体,每每忙完,自己亦累出一身汗。

赵晏之偶尔醒来片刻,烧的浑浊的双目直直望着虚空,里头仿若空无一物,每每这时,婉柔便握住赵晏之的手,轻声道:“殿下,奴婢在呢。”

“殿下虽未说过,但奴婢知道,殿下答应了奴婢的,会好好活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好日子在后头呢,殿下一定要活下来。”

才人殿被封的第十日,赵晏之真正醒来。

婉柔跪在贵妃殿门外冻的没有知觉时没有哭,这些时日提心吊胆孤零零守在房中时没有哭,此刻却红了眼,太医说过,只要醒过来,便算活下来了,婉柔沙哑着轻唤:“殿下。”

赵晏之怔怔看着婉柔,仿佛不认识她。

“婉柔?”

“奴婢在呢。”

婉柔眼尾发红,最终眼泪却没有掉下来,取而代之的,仍旧是那熟悉的轻柔笑意:“没事了,殿下,没事了。”

赵晏之一直怔怔看着婉柔,多日大雪后的上安终于放晴,浅淡却明亮的晨光自窗外照进来,落在床前,赵晏之从一个噩梦中醒来,眼前的光景宛若另一个梦境。

他一直身在黑暗中,当一束光芒照进来时,感到的不是欣喜,更多反而是害怕与虚妄。就像从未吃过糖的人,偶然尝到了糖的滋味,日后若再吃不到,甜便会变成毒,令其一生痛苦加倍。

赵晏之:“你一直在?”

婉柔:“奴婢一直在。”

赵晏之想问,你将一直在?却没有问出口,他性命垂危要死了她都没有离开,以后又怎会离开?何必讨要承诺。

婉柔:“殿下?”

“晏之,”赵晏之说:“叫我赵晏之。”

婉柔半跪在床前,听了赵晏之这话,既没有说“奴婢不敢”,也没有即刻叫他的名字,只微微一愣,旋即轻轻笑着应好。

太医仔细诊治过,确认赵晏之已度过鬼门关,又观察了几日,便禀告圣上,确定无碍,继而才人殿紧闭的大门重新打开,得见天日。

赵晏之慢慢痊愈,那些红疹结痂后留下疤痕。婉柔不知从哪里寻来些祛疤土方,日日涂抹,想不到还真有用,抹尽了大半疤痕,唯余耳侧稍深两处难以祛除。

“留着吧。”赵晏之说。

婉柔额头的磕伤也在痊愈,幸运的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赵晏之未曾问过婉柔跪求贵妃之事,亦不曾对婉柔额头上的伤说过只言半语,只有一日,他刚睡醒,还不大清醒,无头无脑的问了婉柔一句:“那日踢的你痛不痛?”

婉柔不明所以。

赵晏之伸手碰了碰婉柔的手臂,那日花园中,她撞到他,他狠狠踢过的地方。

婉柔笑了,说:“早好了。”婉柔轻轻的说:“伤痛都会愈合,以后咱们才人殿,会越来越好的。”

赵晏之彻底痊愈后,前去觐见圣上。

赵晏之面色平静,对圣上先前的弃如敝履仿佛毫无芥蒂,唯余对圣上改变旨意的感恩与劫后余生的喜悦。

“儿生而有疾,毫无用处,愧对先人,曾心灰意冷,自暴自弃。”

“此番九死一生,忽有所悟。”

“哪怕身有残疾,既然生而为人,既然活下来了,便该好好活着。儿虽不堪大用,但至少不能丢皇家颜面。从今往后,儿将勤勉奋学,愿有朝一日,能尽己绵薄之力,为父皇分忧,如此,方不枉为父之子,不枉生在这帝王之家。”

圣上眯眼,眼前生死门里走过一趟的残儿瘦的不成形,走路仍旧一瘸一拐,却跟从前仿佛不大一样,眼神与姿态都变了,讲话不卑不亢,也方知他原来也会说这么多话。

圣上略有动容。

“只要对大雍有用,自不会亏待你。”圣上说。

“谢父皇。”赵晏之深深叩头谢恩,面上露出欣喜之色,仿佛感激至极。

如果曾有人为你奋不顾身头破血流,如果有人盼你好,那么尊严与颜面,轻视与磨练,都不再重要,再多的忍辱负重,又有何惧。

自此以后,赵晏之的身影时时出现在圣上宫殿前,即便不能见到圣上,也日日请安,交上自己的课业,风雨无阻。

事贵在持久,圣上偶尔也会看那么几回。便也渐渐发现,赵晏之倒确有几分才学。

几年后,赵晏之在礼部领了个职衔。

世人只知四皇子腿瘸不受宠,阴暗寡言,十分孤僻,如今共事,却见赵晏之虽仍不多话,做事却十分认真,又因自身无缘皇位,便少了些许党派利益纷争,反而办事公正严明,无甚偏颇。众人逐渐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四皇子。

在外做事,自不可能时时端坐着,婉柔特地遍访东西市,寻得能工巧匠,定做了特制拐杖与鞋子,最大程度上减轻赵晏之行走不便的辛苦。

婉柔蹲在地上,亲手替赵晏之穿鞋。

赵晏之低头看她。

“婉柔。”

“在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