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炮灰配角的奶奶(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184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撕破脸皮, 真各泼脏水,对两人都不好,大皇子和赵弘心知肚明。

所以这也是大皇子为什么在朝堂上不直接拿出来说,大皇子知晓自己也有把柄。

再者宋静这件事情拿出来打舆论战就够了, 若是真想钉死‘张雅静’就是宋静, 大皇子没有太大把握。

一是尚书府已经和荣王绑在一起, 这时候荣王翻船, 尚书府也不会好过。

二就是这件事情牵扯到了宁远侯府, 宁远侯府明显不想被涉及,当初自断了后路, 说养女宋静已经病逝。

现在大皇子要他们去做证荣王妃就是宋静,宁远侯府会自打嘴巴吗,这明显不可能。

再者太后看重还是宁远侯府老夫人的安定长公主, 这关键之际, 太后的态度也很重要。

一番考量之下,散播这件事对大皇子的益处才最多。

重点是把皇上不满荣王欺君罔上,要把他赶去封地的事情拿出来遛一遛。

提醒朝臣百姓,荣王该去封地了,不该继续逗留京城。

现在两方吵闹不休,就要看哪边站队的人更多,国不可一日无君, 太后病倒。

竟从宫里传出消息,让之前守在皇城的五皇子监国。

这个消息让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五皇子, 再想这位皇子一向默默无闻,怎么两次事情中都拔了头。

特别是赵弘看他这个五皇弟更是碍眼至极, 原因简单的很。

当日他要张文山的女婿, 禁卫军统领趁着京城空虚的时候, 将京城拿下,最后能控制后宫的太后,等他回京,无论是威逼还是作假,到时候太后代皇帝颁发的一纸诏书,传位于他,一切顺理成章。

不知五皇子是从哪里拉来一股丝毫不若于禁卫军的将士,禁卫军统领也只能按兵不动。

赵弘虽不满,但也不能怪责,他留下禁卫军也只是想控制皇城,不是想真打的不可开交,到时湖可不好收场。

而且他们归来的时间短,禁卫军想再做什么都来不及。

荣王一而再的失了机会,脾气不免暴躁起来,外面的流言蜚语让他更是头疼。

“王爷,依属下看,不必再管那些,我们手上兵力足,直接将那群人震住,让太后传位与你。”议事厅中,一位青衫儒衣的中年男子提议,与他的文雅书生装扮不同,他的话语中却都是戾气。

赵弘微微皱眉,他之所以做那些布置,就是不想自己成功登基之后,后世史书记载他这皇位是弑兄杀父而来,染了无数鲜血。

这是一个污点,无论他之后做了多少功绩都是抹不掉的污点。

但如今这样子,相比较之下,大皇子那边优势更大,毕竟皇上给三皇子封了荣王,又让他前往封地的事,京城中人都是知晓。

而如今皇帝出事的时机未免也太巧了,虽没有明说,但也架不住他们背地里的猜测。

赵弘现在唯一的路就是获得太后的支持,略微一思量,赵弘就做下了决定。

隔日荣王进宫看望太后。

太后宫中,传闻中重病不起的太后,听到外面宫人的传话,皇后与荣王求见,发出一声冷笑。

她放下手中的书信,对着下座的唐梨花道,“瞧,这就忍不住了,连老大都不如。”

唐梨花微微颔首,不予作答,皇子还不是她能评价的。

“哀家身子不适,让他们回去。”太后直接赶人。

宫门外,得到消息的皇后和荣王那个面色不甚好看。

只好在太后不管是谁来了都不见,也不只是针对他一人。

接连两日,皇后和荣王,萧贵妃和大皇子,接连到太后宫外求见。

现在宗室那群老家伙态度不明,太后也不发话,大皇子和荣王发现他们怎么打口水架,最终结果还是看太后和宗室的态度。

便都转化了目标,更甚者都有人将目标打到了宁远侯府。

太后如今重病只许了安定长公主在旁伺候,说明安定长公主极受重视,若是能通过宁远侯府向宫里传递消息,或许有用。

但宁远侯府之前就得了老夫人的嘱咐,闭府不出,又有太后之前派人在四周把守,想耍手段强闯是不可能。

荣王府这边有人把心思打到了宋静身上,甚至有幕僚直接问到了赵弘跟前,被赵弘黑着脸吓走了。

宋静也得知了这件事,心中不安,这些天外面的尘嚣她虽知道的不清楚,但对于赵弘的谋划她是知道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