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炮灰配角的奶奶(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太后的悠闲日子(十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沈心怡似乎早就料到自己会被太后点到名, 现在脸上也是一派的平静,她抬起头, 脸上还有点病态的虚弱。

“太后此言, 臣妾不是很明白。”沈心怡的目光扫过太后和皇上,在后者身上,停留的时间过长。

随即又转开了视线, 她现在的这个样子, 和以往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以往沈心怡是高傲肆意, 如今却是冷漠。

那种将自己置身事外的冷漠, 感受不到其他人的那种冷漠。

这样的沈心怡, 让后宫里其他妃嫔都觉得一种陌生, 就好像她们从来都没有看透这人一般。

原以为, 现在的后宫, 是最和谐的后宫,没有勾心斗角,但是没了太后的强制, 很多事情都暴露出来。

从宁妃被黑狗惊了抬起, 再到宁妃稳婆被换, 差点难产, 之后又是安嫔。

再就是如今的良妃, 但是看太后所言, 良妃的所做所言, 似乎都是她自作自受?

其中还牵连到沈心怡沈贵妃。

这看似平静的后宫,数量都不过十位妃嫔的后宫,已经有两人都是有问题的。

而通过最近的一桩桩一件件, 也不难看出, 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三位妃嫔肚中的皇嗣。

不同于她人不明所以的胡乱猜测,唐梨花浅浅一笑,对上沈心怡,“你是不知,但你身后的身后的沈家是不是也不知呢?”

本来淡然的沈心怡,在太后提到沈家,瞳孔紧缩,猛地太后,看向太后,看到太后脸上的了然,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沈贵妃为何如此惊讶,是觉得哀家知道这件事情,太过不可思议了吗?也是,你们沈家胆大包天,行动隐藏的如此隐蔽,还被哀家知晓了,也该是惊讶的。”

沈心怡的脸色一瞬间惨白下来,本来就因为身体病弱,脸上没有多少血色,现在更是褪的干净。

与唐梨花将一切掌握在手中不同,在场的众人,除了帮唐梨花办事的周成,心中隐约有了猜测,其他人都是一脸惊愕。

就连皇上也都神情微变。

要知道唐梨花现在的话,可不仅仅是后宫的事情,若是牵连到沈家,那就是前朝的事情了。

前朝的事情,一件都不能小觑。

沈家,沈心怡的父亲沈遇又是当朝丞相,丞相让自己的女儿在后宫残害皇嗣,这其中意味着什么,可不是简单就能解释的。

“臣妾不知,太后莫不是听了旁人的谗言,我沈家忠君爱国,从未有过逾矩之事,这些皇上都一一看在眼里,太后若是因为一些旁人的故意诬陷,就定了沈家的罪,臣妾...”

沈心怡说到这里声音停滞一瞬,顿了顿,看向皇上,对上那双深沉的眸子,又继续道,“臣妾愿意以死明志,沈家历代忠良,请皇上明察。”

“忠良,好一个历代忠良,一个忠臣为何与逆贼怀王书信不断,还暗地操作,给怀王送去银财粮草。好一个忠君之臣,原来是哀家才疏学浅,以往都把‘忠臣’二字理解错了。”唐梨花嘲讽笑道。

这真是一道惊雷,将这里的人劈得外焦里嫩。

怀王,逆贼怀王,在现在可是一个紧急,西秦国京城有多少年,没人敢提怀王这个名号了。

在先帝的时候,怀王就是先帝最小的一个弟弟,是现在皇上的小皇叔。

只是怀王自小行事无度,后来更是盯上了那至尊之位,更意图谋反,被人发现,最后被囚禁,终生不得出。

先帝与怀王的关系很好,因为这次变故,两人也愈加陌生起来,在先帝登基之后,实在不忍心自己小弟,这么悲苦一生下去。

封了怀王一个偏远荒凉地方的封地,将怀王赶出京,并且押送到封地,同时也下了一道圣旨,怀王同其家眷,永世不得踏进京城一步。

若是有人敢抗旨,全都以谋逆之罪论处。

此后数年,都没有了怀王的身影,后来也越来越少的人提到怀王,只是有此宴会之上,有位老臣一时醉酒失言。

提到了怀王,先帝震怒,将人打了三十大板,若不是那是位老臣,差点连他头上的乌纱帽都给摘干净了。

自这件事情之后,京中就没人敢提起怀王了。

虽然不提,但是怀王当年的动静闹得十分大,所以还是有人知晓怀王的。

特别是后宫这些大家里出来的妃嫔们。

沈心怡在太后说出‘怀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事情不妙了,为什么这么隐蔽的事情,太后竟会知道。

这是她沈家的秘密,就连先帝和皇上都没有发现的事情,为何太后知道了?

沈心怡再也维持不了淡漠,甚至身子都有些隐隐发抖起来。

与逆贼保持长久的书信往来,还对逆贼救助粮草银两,这件事情要是没人知道还好,现在被人发现了,发现的还是当朝太后。

那她沈家该是如何论处?

沈心怡就连想都不敢多想,她直接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的磕在了地上,“臣妾不知太后所言,请太后明察。”

唐梨花点头,这才将目光转回,已经瑟瑟发抖的良妃身上。

良妃怎么可能忍得住,她原以为沈心怡也是为了皇嗣,才会和自己连手,要将宁妃和安嫔肚中的皇嗣害死。

只是一次次的手脚都没有成功,而良妃自己却被害的流产。

如今想来,细思极恐。

若是沈家和逆贼暗中有书信往来,恐怕沈心怡从一开始,就不止想要害宁妃和安嫔的孩子。

原来从一开始,沈心怡就把自己也设计进去,她会经历这一场生死磨难,都在沈心怡的预料之中。

良妃身上止不住的发抖,是因为害怕和后怕。

她害怕自己做的事情,会被太后皇上知道,她更后怕自己与虎谋皮,若是沈家真有心助逆贼谋反。

不止是自己,就连自己身后的家族都要被牵扯进来。

“良妃,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哀家没有多少的耐心,若是你现在还一再的隐瞒,便将你按照沈贵妃一起论罪查处。”唐梨花直接威胁恐吓。

当然唐梨花是说到做到。

若一直是后宫的争斗,良妃此时是绝对不会承认的,原因也很简单,她若是承认了,自己也是帮凶,肯定也会受罚。

可是现在良妃不敢不认,实在是太后的话太过触目惊心,什么事情和谋逆联系在一起,就不会有好的下场。

良妃不敢赌,更不敢拿自己背后整个家族去赌。

赌输了就是一步深渊,不止是她一人踏入深渊。

“太后恕罪,皇上恕罪,是臣妾一时糊涂,被贵妃蛊惑,请太后皇上饶恕。”良妃这一磕头,就直接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现在良妃心里唯一庆幸的就是自己之前的作为,没有真的害了皇嗣,除了自己肚中的孩子,宁妃和安嫔的皇子公主都无大碍。

良妃已然忘了,现在的这场大火,也是她配合之下导致的。

唐梨花轻笑一声,“你倒是识时务,良妃蓄意谋害皇嗣,虽未成功,却罪行恶劣,该是如何处置,请皇上定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