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贬官职秋后算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冯四姑娘吐了又吐, 胆汁都要吐出来了。马大哈想去安慰表姐,自己也被熏吐了。

旁边的丫头婆子想过来帮忙,但还没靠近,立刻被熏得头发昏, 跟着一起吐了起来。

段氏和她男人在屋里听见了, 赶紧跑出来一看,立刻跟着吐了半天。还是马大哈心疼表姐, 一把将冯氏拉进了院子。

进来后, 他立刻大声喊,“快把门关上, 打水来!”

众人终于反应过来了, 婆子去厨房提了两桶热水,对着马大哈和冯氏兜头淋了下来,顿时, 满院子都是粪水,仿佛进了茅房一样。

一整天马家都闹哄哄的, 水井里的水都打完了,厨房里的柴火都要烧完了,总算味道不再那么重了。

冯氏洗了又洗,身上的皮都要搓破了, 还是感觉自己身上臭烘烘的。不光如此, 她现在胃口十分不好。不管吃什么, 她都能想到那桶粪水,顿时什么滋味都没有了。

她整日在家骂, “贱人, 我定要你不得好死!”

刘悦薇听不到她的骂, 正在家里嗑瓜子呢。等招财回来回了话, 她一个人躲在屋里笑了半天。

让你得意,让你欺负人,臭死你!

为了防止冯氏报复,刘悦薇让家里人多在四周查看,防止冯氏有样学样。

过了两天,冯氏仍旧没出门,每天就在家里洗澡洗地,然后往自己身上捯饬香味,顺带想一想怎么把刘家女弄死。

弄死是不容易了,但也要让她知道,谁才是说话算话的人。

刘悦薇还没等来冯氏的报复,魏氏先知道了。魏氏吓一跳,再一听是冯氏先送了挽联,顿时跟着骂了起来,“不要脸的东西,从头到尾就是她先惹事,咱们何曾招惹过她。欺负了人还不许人反抗,凭白送人挽联,缺了大德了。下回她再敢欺负你,你别出头,我来问她。她一个成了亲的妇人,如今又不要脸面了,你哪里是她的对手。”

刘悦薇笑,“娘,我也没吃亏。挽联我当天就烧了,又在金缕阁多贴了几个门神,屋里供了财神爷。我让人泼的那桶粪水,可是味道十足,保管她十天都不想吃饭。”

刘悦蓁在一边笑得直打嗝,“二姐,二姐你也太坏了,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刘悦薇笑,“收到挽联,我气的头发昏,哪里还管她是不是知府家的女儿,我若凭白受了这气,她更要上头了,且先让她在家里臭两天再说。”

魏氏虽然有些担心会连累丈夫和郑家,但被人欺负到这份上,岂能忍她。送人挽联,这可是最大的恶毒了。泼粪水算什么,魏氏真想冲过去把冯氏打一顿再说。

刘悦薇怕事情闹大了,“娘,咱们就别跟我爹说了。这不过是我和冯氏之间的事情,要是扯到大人头上,未免牵连太广。”

魏氏想了想,“还是要告诉你爹,万一那冯氏告诉了她爹,冯知府来问,你爹心里有谱,也能有说辞。”

刘文谦听到后也是先笑了,夸赞女儿好样的。

“冯氏要骑到咱们头上了,岂能不还手。大不了我把这家业都填进去,和他冯知府刚到底。我就不信,他还真能在青州一手遮天,把我全家的头都砍了不成!”

冯知府自然不敢砍刘家人的头,要说之前,他还准备等贺内侍走了之后再去找郑刘两家的麻烦。但自从见到贺内侍当日吃惊的样子,冯知府又忍住了。冯家虽然落寞了,当初老伯爷在时,他也是贵公子,知道这天下奇怪的事情多。那刘文谦虽是个商人,身形容貌却是上等,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哪家的官老爷呢。

贺内侍一个字都不肯说,看来里面定然有文章。冯知府暂时按下了找刘文谦算账的打算,并往京中写了一封信,请他兄长帮忙查找当年旧时,看看谁家丢了孩子,或是夭折过孩子。权贵人家的男孩子都精贵,少了一个必定大家都知道,有时候为了遮掩家丑,丢了就说夭折了。

冯知府及时收了手,刘家盐铺子又正常运转了起来,郑老爷的官也保住了,好久没挨冯知府的骂了。众人都以为冯知府不再找麻烦,仍旧如以前那样和郑刘两家来往。

这些日子,因着冯知府找麻烦,许多人家都开始有意无意地避开两家。这是人之常情,郑老爷和刘文谦也不在意。正好就这这个机会,把这亲朋故旧淘换淘换,那些虚情假意的,以后就不用来往了。

话说那冯氏在家里闷了好多天,终于渐渐忘掉了身上的臭味。她本来准备自己去刘家报仇,但她觉得这样小打小闹的不解气,立刻就回了娘家,准备问她爹要几个人,把刘家的铺子关了。

一进家门,她先给顾氏请安,然后立刻去找她姨娘哭了一顿。她不说自己送了挽联,只说刘悦薇泼了她粪水。

“姨娘,姨娘啊,如今我嫁给表弟,连个商家女都能骑到我头上来了。姨娘知不知道,那桶粪水,我足足洗了五六天才洗干净。”

段姨娘顿时竖着眉毛骂了起来,“不知尊卑的小浪蹄子,我看她是想翻天了。你嫁给谁也是四品官的女儿,她是个什么东西!你别怕,只管找人去把她的作坊给我砸了,她要是敢来找事,我扒了她的皮!”

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声音,“姨娘要扒了谁的皮?”

来人正是顾氏身边的陪嫁嬷嬷,家里的内管事顾嬷嬷。

段姨娘最近见识到了顾氏的威风,不再如往常那样嚣张,立刻陪笑道,“嬷嬷来了,嬷嬷不知道,因着四姑娘低嫁,外头有些没眼色的就想欺负到她头上去了。我们要是忍着,连老爷都要跟着丢人。”

顾嬷嬷刚才在外头听了一耳朵,以她对四姑娘的了解,哪里会凭白受委屈,定是她先招惹了旁人。

顾嬷嬷笑,“姑奶奶好容易回来,太太那里正好新得了几匹料子,让我叫姑奶奶一起过去看看,也跟着挑两匹带回去做衣裳穿。”

段姨娘立刻打发女儿过来了。

冯氏到了顾氏屋里,恭敬地给冯氏行礼。

顾氏笑着让她坐下,“姑奶奶在马家可过的惯?”

冯氏搅了搅帕子,“多谢太太关心,婆家对我尚好。只是外头有些人,如今对我不大敬重。”

顾氏笑,“怎么会,姑奶奶是咱们家的姑娘,谁也不会没眼色找你的麻烦。”

冯氏不想和顾氏说实话,就避而不言,顾氏见她这样,索性也懒得问,给了她两匹料子,就打发她回去了。

冯氏一直赖在娘家不走,等晚上冯知府回来了,见到了女儿,也很高兴。

“怎么没把女婿带回来?”

冯氏笑,“爹,我回来看看爹娘,想回来就回来,也不用次次都带他。”

冯知府点头,“我儿说的对,来,坐下陪爹一起吃饭。”

等吃过了晚饭,冯氏找了个机会跟她爹哭诉,原原本本把事情说了出来。若按照以往,别说冯氏只是送了刘悦薇一副挽联,就是送了她个死人,刘悦薇敢报复,冯知府也不能答应,但这回冯知府却一反常态。

“丫头啊,好好的,你送人家挽联做什么,这不是咒人家嘛。”

冯氏吃惊地抬头看向她爹,“爹,郑三郎坑害了女儿,女儿难道就要受了这委屈。”

冯知府见她又旧事重提,先耐着性子劝女儿,“你已经嫁人了,以后就好生过日子。等过几天,让女婿去当差。以后爹到哪里都带着你们,慢慢提拔他,虽然没有功名,说不得最后也能有个官位。你几个姐姐都不在我身边,以后有你在身边孝敬爹,爹身边也热闹些。”

冯氏顿时不干了,“爹,女儿不依,女儿难道就该命苦,连个商家女都能骑到我头上不成!爹您给我几个人,我去把她的作坊封了,我让她厉害!”

冯知府忽然一拍桌子,“胡闹,人家好好的开作坊,你说封就封?你当你爹是玉皇大帝?我看你是好日子过够了,赶紧给我滚回你婆家去!”

冯氏惊呆了,“爹,爹,难道女儿出嫁了,您就不疼女儿了。”

冯知府又叹了口气,“你们姐妹几个,爹最疼你,却把你惯的不知天高地厚。爹明年任期就满了,这个时候要是胡作非为,被人捅了上去,爹还要不要做这个官了。你回去吧,缺什么了爹可以给你,莫要胡闹。”

冯氏又哭闹了一场,冯知府丝毫不松口,她只能哭着回了马家。

冯氏见她爹不肯给她人,她恶从胆边生,自己带了人,把金缕阁砸了。

刘悦薇听说后,立刻带人去了马家,先让人砸了马家的大门,又往马家门上泼了一盆狗血,然后拍拍手回家去了。

这下子惊动了所有人。

刘文谦立刻赶回了家,先检查女儿有没有受伤,见刘悦薇正老神在在地吃点心,忍不住笑了,“我儿还能这般镇定,爹佩服。”

刘悦薇撩起了眼皮,“爹,士可杀不可辱。她先送我挽联,又砸了我的作坊,这一反一复,我亏损了多少钱?我只是砸了她家的门罢了,几两银子就能修好了。”

刘文谦叹了口气,“爹没用,让薇儿受委屈了。”

刘悦薇把点心端到她爹面前,“爹,这和您有什么关系。她先要抢我夫婿,又要砸我饭碗。这么深的仇,就算她是皇帝的女儿,我也不能忍了,大不了一命抵一命。冯知府要是想报仇,我一人做事一人当,绝对不会连累家里。”

刘文谦吃了块点心,“薇儿莫怕,家里人都陪着你呢。”

刘悦薇笑,“有爹娘在,女儿不怕。”

果然不出刘悦薇所料,冯氏再没来找她麻烦,因为冯知府把她禁足了。虽然她已经出嫁了,冯知府一句话,顿时整个马家都被关了起来。

冯知府打听了事情的始末,知道是女儿先撩人,也没来道歉,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冯氏在家里叫骂,然而,过了两三天,她就被解禁了。但这回解禁,没让她得到想象中的自由,带来的打击比让她嫁给马大哈还要大。

吏部忽然来了公文,把冯知府从四品知府贬为七品知县,调到偏远地区任职。

来的一名七品给事中,传过公文后也没走,说是给冯知府三天的时间立刻就走,青州的事情暂时由闵同知代管,等下一任知府来后再交接。

冯知府如遭到晴天雷劈,他好好的知府做着,任下又没人造反又没有土匪□□,每年的税收不说上等,也算有个差不多,怎么就要贬官了?!

冯知府还想着明年再往上挪一挪呢!他弄了那么多钱四处打点,就是不想止步于四品,只要能回京,哪怕降职做个五品都行。

多少人一辈子就在四品打转,再也上不去,冯知府不想泯然众人矣,一直在想办法四处活动,但活动了这么久,居然就出了这个结果。

冯知府不明所以,他不服气,他还偷偷查看过公文,不假,确实是吏部的大印。他去跟来传公文的人打听,那人刚开始一个字不肯说。

冯知府反正已经被贬官了,再也不怕人家说他拿钱办事,他直接拿钱砸,砸的那七品小官松了口。

“冯大人啊,这事儿呢,症结也不在您这里。我瞧瞧跟您透个话,近来太上皇又开始管事了。冯伯爷管着军用上的一点事儿,谁知就出了篓子。然后再一查,啧啧,冯大人啊,您这官做的不怎么样,财倒是发了不少。”

冯知府顿时就明白了,太上皇不甘心做个只会吃喝的老头子,又想出来当家做主,可皇帝年富力强,也做了几年皇帝,到手的权力岂能相让,父子两个隐隐又争执了起来。

权力这个东西最美妙,让人流连忘返,又最丑陋,让人六亲不认。

太上皇想管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他一靠着孝道压制皇帝,二就是把另外一个儿子南安郡王给提了起来,封了亲王。

南安王原就和皇帝争夺了多少年,其生母杜太妃年轻时得宠,现在老了,早被太上皇扔到后脑勺去了,近来太上皇为了提携南安王,不光给儿子封了亲王,还给杜太妃封了贵太妃,就差封太后了。

要知道,皇帝的生母李太妃,还没封贵太妃呢。

除此之外,太上皇还发落了皇后娘家人。

太上皇做了几十年皇帝,手里的忠实之人也不少。若不是当年他一场病差点要死了,也不会让儿子做了皇帝。他始终不肯立太子,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等他病入膏肓就剩一口气了,才把皇位传给了皇帝。

谁知他晕乎晕乎,等了个把月,竟然又好了。

太上皇肠子都悔青了,可他已经是太上皇了!

皇帝嗅觉灵敏,立刻以太上皇生病为由,把他几乎是软禁在宫内,趁机收复了许多权力,把自己的人都安插到要紧的位置。

太上皇的人都被打压了下来,虽然没罢官,却不得重用。太上皇病好后,气得七窍生烟。这个不孝子,老子还没死,就把老子的人都踢到一边去了。因为生气,太上皇始终不同意封李太妃为太后。

杜太妃爬到李太妃头上去了,李太妃倒无妨,只要儿子能做皇帝,她做不做太后又怎么样。但皇帝不这么想啊,他做了皇帝,母亲还是个妃子,说出去也难听。要是李太妃能做太后,皇帝就是嫡子,名正言顺,又好听。

皇帝继位后,各处都要改革,许多老臣虽然有些不服气,也只能忍着。太上皇无法忍受整日吃喝玩乐逗美人的落魄英雄生活,开始插手朝政。他的那些簇拥者,暗地里纷纷再次投靠了过来。

顿时,整个朝堂风声鹤唳了起来。

太上皇在位时,冯伯爷混得也就一般。如今新皇即位,他更不如前了。趁着此次两位皇帝博弈,冯伯爷悄悄投靠了太上皇。

皇帝正在气头上,拿了几个马前卒发落,其中就有冯伯爷。

冯伯爷管着军务上的一小块事情,他那点差事,平日里也不大眼,油水也不大,打发没落勋贵正正好。但皇帝盯上了他,虽然没捞多少油水,可他屁股底下不干净,一查一个准。

顿时,爵位没了,官位也没了。不光如此,连他亲弟弟冯知府也倒霉了。巡抚大人是皇帝的人,往朝廷送了一份青州府呈上去的揭发信,上面列举了冯知府这么多年贪腐的银钱数目,中间还夹杂了一些证据。

好了,树倒猢狲散,整个冯家瞬间落入尘埃。好在皇帝和太上皇虽然斗法,并未撕破脸皮,表面上还是父慈子孝,冯家因此得以苟且,冯知府并未被问罪,只是被贬官。

可这四品到七品,对冯知府来说,还不如问罪呢。

冯知府瞬间意志消沉,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喝了几坛子酒。他觉得这辈子完了,他已经四十岁了,如果再去做知县,就算他再出色,等到他告老,都不一定能再回到四品。

冯知府悔不当初,为什么要嫌弃四品官小,为什么要去捞银子,如果他干干净净的,就算大哥那里败了,至少他还能保全自己。

但不管冯知府愿意不愿意,他马上就要滚蛋了,而且,他还要把贪墨的一些银子吐出来。那封揭发信中涉及的总金额极大,朝廷只让冯知府把有证据的银子吐出来。就这,也动了冯知府的根本。

给事中这个衙门很奇特,虽然官职小,却是直达天听。这群人在衙门里坐了三天,督促着冯知府把差事卸下,又把他的家产估值卖掉,等冯知府走的时候,家里没剩下多少东西了。

刘悦薇这些日子一直关注着这事儿呢,朝廷来人,她心里顿时放下了,只要事情没有偏离轨道,那她做下面的事情就心里有谱了。

魏氏听说冯知府被贬官,喜的在家里念佛,“阿弥陀佛,这个祸害总算要走了。这几年没见他为百姓做什么好事情,年年刮银子那是比刮痧还利索。夜路走多了,总会碰到鬼。我前儿还担心你得罪了那冯氏,他要报复我们。这下子好了,再也不用担心了。你可真是个有福气的丫头,你砸了马家的大门,我这心里又痛快又扑通扑通的跳。”

刘悦薇笑,“让娘担心了,以后我再不惹祸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