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含也沒想著避開婦人,他放下茶盞道:「聽聞欽差大臣已快馬加鞭南下,楊兄可要早做決斷。」
「此次災害波及十四州,災民又何止百萬之眾?去歲糧食減產,糧倉中的陳糧也因北涼犯境而消耗一空……」
外面膽子大的,能有市無價地靠賣糧大發國難財,可誰家手上的糧食能和楊裕糧莊比?
這是楊伯安賺得盆滿缽滿的契機,但也伴隨著抄家滅門的風險。就算他同意折價,由朝廷出資採買,也難保朝廷不會秋後算帳。
手握燙手山芋,楊裕糧莊早已關門,不對外售賣糧食了,可早晚得脫手自保。
「災民對糧行虎視眈眈,只有官府出面才能避免暴民搶糧。如此,下官事先籌謀也是為了能第一時間呈給欽差大臣,好爭取賑災的時間啊。」梁含循循善誘,直接點出楊府的短板。
商行家丁夥計千萬,卻不敵官兵威懾力半分。
他想要楊伯安將糧食交給他處置,雖合情合理,卻也暗含隱患。
為保楊家昌盛,糧食是必須得交給官府,但問題是怎麼交?交給誰才能庇護楊家?
「不瞞梁大人,在下也有此意。」楊伯安微不可查地瞥了楊書玉一眼,見她杏眼圓睜,提著心望著自己,便想起昨晚她說過的話。
至少得等欽差大臣入江陵主事,楊家才好作出反應。
「可是我手中的糧食隨糧行鋪面遍布大黎,統計造冊,開運到災區都是需要時間的。期間,梁大人可保證糧食在路上不遭暴民哄搶?」
「江陵界內,我自然相信梁大人治理有方,其他的……」
梁含眼裡閃過一絲狡黠的光亮:「江陵皆內的糧食可用作第一批撥到災區以解燃眉之急,後續有欽差大臣坐鎮,再去調動其他地方的糧食便可無虞。」
誰都知道,江陵處於水路要塞,橫慣大黎東西,又有南北陸路相通,是行商貨運之樞紐,自然是楊家商行的轉運之地。
他雖然只開口要了江陵的糧食支配權,卻相當於要了楊家糧行的近半存量。
「梁大人,其實爹爹也是這個意思。」楊書玉適時開口,「昨夜爹爹已吩咐各大掌柜對庫里的糧食登記造冊,不出兩日便能緩解江陵安置災民的壓力。」
楊伯安昨夜並沒有下達這個命令,他心中尚有顧慮。但聽她這麼說,卻也只是含笑品茶,沒有揭穿她。
而楊書玉說的兩日並不是糧莊的辦事效率,而是她清楚地記得,前世欽差大臣已然抵達江陵。
前世的今日,楊伯安受梁含貪墨案波及,直接被欽差大臣治罪發落了。
她要拖兩日,便是在等他現身,而梁含還蒙在鼓裡,當自己動作夠快。
「書玉雖處內宅,卻也知道災民等不得兩日。」她雙手合十,朝天拜了拜,「阿娘心善,在我幼時總是帶著我四處布施行善。」
「我耳濡目染,願學阿娘善舉,在城外支攤施粥,以暫緩江陵之急。」
楊伯安含糊其辭,楊書玉又主動布施,梁含便認為自己的目的達成,連連道好:「如此便同楊兄一言為定!」
自以為達成目的他,連楊伯安開口留他用午飯都回絕了,一口一個政務繁忙,腳下生風而恨不得能立刻飛回府衙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