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疑間,她的膽量也莫名壯大了幾分,竟敢抬頭去看。只見主殿中央設有兩方桌案,挨得很近。
裝飾以明黃綢緞的桌案,當是聖上的,而另一方桌案則被堆滿奏摺,當是攝政王的。
身後突然傳來腳步聲,楊書玉從容地提裙跪下,俯首道:「民女楊書玉,參見攝政王。」
「起來說話。」
身邊傳來稚嫩清脆的少年之音,極輕,一如他的腳步,輕易就能被高時明的腳步聲蓋住。細細辨認後,楊書玉竟能從中聽出高時明一貫微揚的語調,透出上位者的威嚴。
「民女謝皇上恩典。」
待她抬頭起身,不及高時明胸齊的少年帝王已落座好,而高時明正站在他身側神色晦暗不明地看她。
「敬請聖上、王爺崇安。」她又重新行了一次大禮,任誰來都挑不出錯。
「免禮。」少年帝王蕭彧揮退殿內的內侍,「江陵楊氏,賑災有功,少東家想求什麼賞賜?」
楊書玉斂眸屈膝,極盡謙卑:「有道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能為此次洪澇之災貢獻綿薄之力,此乃楊府之幸。」
「若皇上要賞,金銀財帛都是其次的。」她話鋒一轉,反問道,「不知民女所求,皇上皆會應允?」
她的視線緩緩從年少帝王的袍角,移到高時明的臉上。
四目相對,高時明勾起嘴角輕笑一聲道:「少東家想求什麼?」
楊書玉施施然又跪了下去,她的脊背挺得筆直,驕矜自得:「民女想為爹爹求一文散官職,主持開挖京都連接江陵的運河。」
高時明想靠拉攏江陵楊家打壓太后一黨,無非是想通過打壓楊仲輔,以削弱京都楊府對漕運的管控。這是利國利民,千秋萬代的大事,若高時明無法做到,京都楊府遲早會繼續往南通溝渠。
可此等大事,談何容易?銀錢人力都是問題。
「由江陵楊府出資出人開挖,兩頭並進,定能早早完成南北水路的連接。」
饒是初顯帝王沉穩之像的少年帝王,在聽到楊書玉的請纓後,面上也藏不住欣喜,偏頭仰視去看高時明的反應。
高時明眯了眯眼,威嚴萬分,開口聲音仍是低沉而有力:「你的條件呢?」
商人重利,楊書玉絕不會掏空家底依附他,只為楊伯安求一文職虛名,去干最累的活。
「朝廷要免去江陵楊氏運河上漕運稅收三十年,沿途渡口至少三成要在江陵楊氏手中。另外……」
楊書玉話鋒一轉,對著高時明道:「另外爹爹的官職必須掛在戶部統領的四司之中,有上達天聽的奏請權。」
虛職掛在戶部之下,並非是對京都楊府示好,反而她是掣肘楊仲輔的一步棋。
開鑿運河,銀錢不從國庫出,卻脫不開工部的協助。跨部門協作,楊仲輔身為戶部尚書也不得不低頭,他少不得要給楊伯安調配資源。
另外,這也是一條退路,江陵楊氏可隨時和京都楊府合二為一,意在威懾高時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