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碎玉有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稍晚於他們回京的楊書玉一行,馬車中是截然不同地氛圍。

月芽擺弄著小几案上的茶盞和點心,似是受到感染,她小聲地哼著江陵小調。

她身側的車簾被捲起,楊書玉從主位傾身靠近,伏在車窗打量憤恨不滿之風颳過的京都。

「建章的頌文寫得真好。」

楊書玉面上揚著明媚無害的笑,似是這陣攪弄京都的風並非出自她手。

「林老太爺文人楷模,梅竹風骨。」她回眸一笑,「怎麼會有投靠北涼的子孫後輩呢?」

謝建章淺笑連連,溫聲道:「是林氏後人不爭氣,丟了林老的風骨。」

他的聲音似散在春風中,輕柔而悠揚:「書玉宣揚林老的功績,是讓林自初在大黎再無立足之地。」

那篇頌文沒有貶低林氏後人,謝建章只是從內心真摯的感受出發,讚揚了林老在文儒界的千秋功績而已。

甚至頌文沒有隻言片語提及林自初,可風聲刮過,會將林自初是林聲遠賢孫的消息帶到各處。

兩相對比,他越是讚揚林老的文人風骨,便越是讓林自初在世人面前抬不起頭。

北涼蠻荒,單靠北涼國力和環境,就算有林氏一族助力,也很難在短期內追上大黎的國力。

與頌文一同傳回京都的,還有楊書玉加蓋私印的親筆手書。關閉北境茶馬互市的消息,怕是早已快馬送去北境。

楊書玉在手書中還強調,要趕在秋冬前閉市,斷了北涼採買物資過冬的退路。茶葉斷供尚可忍耐,布匹棉花和糧食,都是北涼國土無法產出的。

她是順著高時明的指示,要將北涼逼入絕境。

林氏一族在大黎臭名昭著,斷無回歸的可能。而被林氏牽連的北涼人,在捉襟見肘地忍過一個個冬天后,楊書玉很想知道,他們求賢若渴的心,是否依舊堅定?對他們,還能不能做到禮遇有加?

念及此,楊書玉忍不住輕笑出聲,在月芽的哼唱聲中,如銀鈴般悅耳,帶有江陵女子的嬌俏明媚。

「可是太后呢?」

她突然問道:「太后將林自初請進京都,是為了牽制攝政王。」

「兵權在攝政王手中,北涼進獻種馬,是想撕開一道口子,讓太后黨的人插手軍營。」

謝建章回程路上為她分析朝局,卻沒推演到太后的下一步動作。

她微微蹙眉:「攝政王駁了北涼之請,如今林自初有難,她若是作壁上觀,定得不到北涼的支持。」

「如此,太后黨拿什麼和攝政王斗?」

謝建章不著急,接過月芽手中的茶壺為楊書玉添茶:「京中皆道,江陵楊府站在攝政王的陣營中,有充盈的銀錢開挖南北運河。太后黨自然不能與之抗衡。」

「可是書玉也說了,若是得不到北涼的支持,太后黨遲早要被王爺肅清。」

他嘴角的笑冷了下去:「林氏一族無蔭封,族中亦無人出仕為官,舉族投靠北涼,世人可罵其辱沒林老風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