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碎玉有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對方只深深看了她一眼,便轉身移開了視線。

「高公公受累,這最後一程便由我代勞吧。」潤晚語氣平和,溫潤如春風,就連暑熱也被他驅散幾分。

高公公面色不顯,沉吟片刻才躬身道謝:「那便有勞潤公子了,洒家這就去給王爺復命。」

楊書玉雖心生疑竇,卻不敢在出宮的最後關頭隨性子胡來。既然高公公已鬆口,當是無礙的吧?

因而她忐忑地朝高公公福身告謝,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高公公領著其他宮人折返。

「請吧,楊小姐。」

潤晚抬手作出請的動作,楊書玉緩緩點頭,總是慢他半步跟著,月芽也潤晚的眼神提示中,在不遠處跟著。

君子端方,溫良如玉,舉手投足皆恰得其分。楊書玉再是心焦,也只能隨著潤晚的步伐,在太陽底下慢慢地往宮門的方向走。

「楊小姐可知道剛剛那位高公公的來歷?」

楊書玉的視線落在遠處,思緒飄飛,她連語速也比平常慢了許多:「高公公在御前伺候,達官顯貴在他面前,也得客客氣氣的。」

潤晚側身看了她一眼,繼續抬步往前走:「不知楊小姐可曾聽聞十二年前的那場宮變?」

「不知多少人因此喪命,又不知多少人在事後被一併清算。血洗皇城四字,根本道不出當年的慘烈。」

「那麼,楊小姐以為既是罪魁禍首,又是救駕功臣的高家,當如何賞罰?」

「你是指……」憑藉夢中見聞,楊書玉遲疑地看向他,「高公公便是高氏後人?」

「潤公子到底想同我說什麼?」

楊書玉不解潤晚為什麼會突然提起過去,她生在江陵長在江陵,與京都翻湧的風雲毫不相干。哪怕追溯老一輩的恩恩怨怨,楊伯安也是在那場宮變發生的前幾年離開京城。

出宮的路上,能在前庭碰見潤晚,這顯然不會是巧合。

比起懷疑潤晚是太后派來截胡的,楊書玉更願意相信他來是話要說,而不是現在這樣看似散漫地同她閒聊。

「高將軍南疆戎馬一生,封侯掛印已在朝堂議程之內。他膝下育有兩女一子,兒子雖平庸無名,立冠之年不過是軍中的小小校尉,但高氏雙姝卻聲名在外,那時也不知多少朱門貴戶登門求娶。」

低沉的嗓音緩緩敘述著過去,潤晚氣質悠然,兀自吐出平淡的敘述,竟也能引楊書玉沉心靜聽。

兩人先後踏上橫亘在金水河上的白玉拱橋,恰似跨步進入當年風譎雲詭的京都,雖眼不得見,卻也能從文字敘述中感受其驚險。

「後來高氏長女奉旨入宮,仰承聖恩,專寵多年,誕下皇長子被立為太子,後又孕育皇四子,獨得聖心,在所有皇嗣中最為受寵。人人皆道,她已穩坐鳳台,廢后另封也不過是時間問題。」<="<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