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國文人雅士皆愛玉,古黍國盛產玉石,開採的礦坑多是和田玉或青玉。翡翠則在市面上十分少見,一是連古黍國也尚未能尋到翡翠礦脈,二是賞玩翡翠尚未成風,甚至很多人還認不得翡翠。
也就是楊家商行遍布五湖四海,楊伯安在早年碰巧得到一塊上等的翡翠原石。他命工匠切割出翡翠色帶處最佳的部分留用,其他飄花或高透的部分則早已轉贈他人。
那些被他自留的翡翠石料,再經過能工巧匠的精心打磨和鑲嵌,最終成為世間絕無僅有一整套的翡翠首飾,頭面釵環等凡所應有,無所不有,一直被鎖在楊書玉的庫房中,說是姜荷為她備下的嫁妝。
其中包括有一枚男子佩戴的戒環和配套的把玩件,不用說點明,也知道是為誰準備的。
馬車緩緩行駛在平坦的街道上,雖然平穩,卻規避不了因車廂搖曳而發出細碎吱呀聲。車廂中靜默良久,楊伯安拉過楊書玉的手輕拍。
「是爹爹來晚了,助你出宮這件事都是建章這孩子在外張羅。」
楊書玉垂眸靜聽,並不答話,楊伯安便自顧自地往下說:「飛鴿送信回江陵,來回最快也要十天。若是接到消息就立刻啟程,以最快的速度進京也要走上二十多天。」
「早在一個月前,爹爹便乘車進京。收到你出事的消息時,我還在路上,離京城尚有一段距離,緊趕也還是來晚了。」
他輕拍楊書玉的手背以示安撫,頗為感慨道:「要是沒有建章在宮外籌謀,先是力勸楊尚書進宮為你爭取時間,又聯合周圍的五大城池罷市給京中施壓,太后恐怕還是不肯放人。」
京都各方勢力盤根錯節,東西兩市停擺,權貴的日常生活雖受到了影響,卻無人敢出頭髮聲。可當有其他城池的百姓被牽扯其中時,地方官員遞來的請示奏摺便是迫使朝中儘快明晰態度的絕佳契機。
楊書玉不曾沾染強權,從未想過將無辜的百姓牽扯入局,相反謝建章深諳其道。他果斷用民生問題挑明太后的心思和手段,迫使朝堂百官不得不在明面上爭個高低。
一旦後宮的陰私攤開在太陽之下,無論太后用什麼藉口去粉飾,試圖將其合理化,她已然落於劣勢。
就算楊伯安沒有及時進京,謝建章的籌謀安排,迎楊書玉出宮也是時間問題。
「地方摺子快爹爹車馬一步進京,這兩日朝中兩黨為書玉的事爭得面紅耳赤,聽建章說太后懿旨都已請上大殿,卻生生被攝政王扣下不宣……」
「沒人質疑楊家商行動機不純嗎?」楊書玉思緒飄飛,想繞開談論謝建章的話題,「民不與官斗,這樣大規模的罷市,文武百官當懷疑我們是在威脅左右朝堂才對。」
楊伯安越是誇讚謝建章,楊書玉心中越是不安和煩躁。
至於將楊書玉捧在手心嬌寵長大成人的楊伯安,雖心有所感,卻佯裝不知。
他沉吟片刻垂眸看她,啞然開口道:「若我這麼多年積攢下的家業仍不能讓他們心存忌憚,護你安樂一生,死後我又有何顏面去見你娘?」<="<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