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51章 賞錦袍,賜御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治和薛仁貴喝了一杯後,目光轉向坐在薛仁貴旁邊的契苾何力。

「契苾老將軍打下安市城,大振我軍士氣,當為首功。對了,程老將軍呢?」

契苾何力道:「回陛下,程兄因在安市城一戰中身受重傷,被李公安排在營州養傷,已提前回了長安,這幾日身體抱恙,故未能赴宴。」

李治點點頭,吩咐道:「伏勝,待會宴會之後,安排一名御醫去程府,替程老將軍瞧瞧。」

王伏勝應諾。

李治又踱步來到尉遲恭和程知節的桌案前,舉杯道:「兩位愛卿不急不躁,嚴格執行了作戰計劃,這次勝利,兩位也功不可沒!」

尉遲恭剛才喝了不少酒,面紅耳赤,笑道:「陛下肯讓我們這兩個老傢伙再上戰場,縱然我們不能替陛下立下大功,至少也不能拖後腿不是?」

程知節笑道:「南路軍能夠進軍順利,也多虧姜恪將軍配合。」

他們倆在熊津都督府時,沒少占姜恪便宜,心中其實也都有數。

對他們這個歲數來說,功勞已經不重要了,兩人更看重的是青史留名。

將來史書上記載大唐滅高句麗之戰,有他們倆的名字就行了。

至於功勞,可以讓給年輕後輩。

姜恪和高侃都被留在高句麗駐守,趙持滿被調到了隼州,剩下的將領之中,只剩下鄭仁泰了。

李治剛來到鄭仁泰桌案前,鄭仁泰便跪在地上,叩首道:「老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李治將他扶了起來,溫言道:「韋卿已將情況都跟朕說了,老將軍雖不慎中計,卻能臨危不亂,成功突圍,朕看可以將功抵罪。」

鄭仁泰道:「老臣多謝陛下!」

李治敬了一圈後,眾大臣又一起敬了李治一杯,隨後眾將放飛自我,開始在大殿蹈舞,盡抒心中喜悅!

當李治在宮廷設宴,為諸將慶賀時,隼州都督府也設了一場宴會,替趙持滿接風。

這次接風宴,不僅都督府的官員參加了,甚至還邀請了隼族四大酋長。

這四人是隼州都督府南部最大的四個酋長,擔任豐州、肥州、日州和隅州的刺史。

當初倭國占據九州時,這四人也割據著南方,後來大唐占據九州,他們依然割據南方。

而且他們發現大唐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強大,理由便是大唐官員對他們非常尊敬。

在他們看來,別人對自己尊敬時,便代表他們畏懼自己、又或者有求於自己。

如果大唐真像傳言那麼強大,應該對他們動輒打罵,盤剝他們。

若真是如此,他們也許還會乖乖順服,可實際情況卻剛好相反,怎不令人生疑?

這次大唐消滅高句麗後,他們原本還認為唐人會對他們改變態度。

卻不想,趙持滿急急忙忙就回到隼州,劉仁願還特意邀請他們參加趙持滿的接風宴席。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大唐雖然打下高句麗,卻不像他們說的那麼好聽,輕易獲勝。

真相是,大唐與高句麗兩敗俱傷,損失慘重!

正因如此,唐人擔心倭國反撲,所以趙持滿才急忙回來,討好他們隼人族,就是為了對付倭人。

大唐人表現的越友善,說明他們越虛弱,故而四人暗地裡開始與倭國互通曲款。

九州原本就是他們的,理應由他們統治,趁著唐人虛弱時,奪回九州,豈不更好?

日州刺史名叫日向義男,生性好色。

他早就聽人提過,說趙持滿的夫人長得極為貌美,且善於舞蹈,心中已經暗戳戳的在想,等奪下九州,就要搶了趙持滿的女人。

酒醉之下,他忍不住吐露出心聲,大聲道:「趙將軍,聽說你夫人善於蹈舞,給大傢伙蹈一曲,助助興如何?」

「砰」的一聲,趙持滿直接將手中酒杯扔了過去,砸中他腦袋。

日向義男頓時被砸破了頭,伸手一摸,滿手鮮血,霎時間,酒被激醒,抬頭一看,只見趙持滿冷冰冰的望著自己。

日向義男被這一下砸蒙了,一時竟不敢做聲。

倒是其他三位酋長,紛紛站起身,怒視著趙持滿。

「趙將軍,你這是什麼意思?」

「日向兄只是跟你開個玩笑,你不願就算了,為何動手?」

「你們如此對待我們隼人,這就是你們之前說的,想要跟我們和睦相處嗎?」

趙持滿一言不發,「鏘」的一聲,拔劍出鞘,滿臉殺機!

四位酋長大吃一驚,急忙靠攏在一起,看向劉仁願。

劉仁願抬手道:「趙老弟,冷靜一下,他們畢竟是大唐的刺史!」

趙持滿冷哼一聲,收劍回鞘,冷冷道:「劉都督,告辭。」大步離去。

四位酋長見他退讓,頓時氣焰大漲。

日向義男一拍桌子,大聲道:「劉都督,你需得給我一個交代!」

劉仁願原本就是個暴躁脾氣,讓他拉著趙持滿,已經強他所難了,此時見這幫隼人蹬鼻子上臉,頓時暴怒。

「狗鼠痴奴!要不是劉都護囑咐,剛才我就幫著趙老弟剁了你們,還不給我滾!」

四人見他態度大變,頓時大吃一驚,又感到害怕了。

面面相覷了一陣,灰溜溜離開了。

出了都督府,四人帶著手下,也不去館舍,朝著各自部族返回,心中都極為惱怒。

他們原本還有幾分猶豫,是否要幫著倭人對付唐人。

如今不用考慮了,等唐人與倭人打起來時,便突襲隼州都督府!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