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犯我大唐,雖遠必誅
回到甘露殿,王及善來報,說派去大馬士革打聽消息的線人回來了,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消息。
李治在寢殿坐下,伸手也讓王及善坐下說話,問:「又打聽到什麼消息?」
王及善道:「根據線報,穆阿維葉雖統一了大食國,但內部依然有反對力量……」
原來當初前任大食君王阿里死了後,大食國內部的什葉派支持哈桑為新王。
當初內戰時,便是哈桑與穆阿維葉爭奪哈里發之位。
誰知,哈桑卻是個胸無大志之人。
他主動與穆阿維葉達成和解,放棄哈里發之位,只要了一大筆錢、一大群美人和一大塊封地,只想安享晚年。
正因他的退讓,才讓穆阿維葉順利繼位。
什葉派又支持哈桑的弟弟,海珊為哈里發。
雙方一番爭鬥後,達成妥協。
什葉派支持穆阿維葉為哈里發,但穆阿維葉死後,要將哈里發之位傳給海珊。
這個套路李治太熟了。
一般達成這種妥協後,最終肯定會違背諾言,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李治道:「等穆阿維葉死後,大食人又會有一次內戰!」
王及善道:「從大馬士革的消息來看,不用等到以後,穆阿維葉的兒子齊葉德已經在發展自己的勢力,與海珊明爭暗鬥!陛下,臣以為可以用離間計,分裂大食!」
李治抬了抬手,道:「若是真那麼容易,拜占庭人和可薩人早就這麼做了,還是等等高有道的消息吧。」
李治很清楚,倭馬亞王朝持續了近一百年,還跟大唐幹過一仗,沒那麼容易被擊敗。
王及善應了一聲是,又道:「陛下,國舅昨日請臣過去了一趟,向臣說了一件事,臣以為不得不防。」
李治道:「何事?」
王及善道:「國舅懷疑吐蕃人要歸附大食,背叛大唐。」
「有何根據?」李治心中一凜。
王及善便將長孫無忌發現祿東贊裝病之事說了。
當初祿東贊生病,李治也聽說過,卻不想這中間還有這些內情。
王及善接著道:「當時國舅也只是猜測,故而沒有匯報,這次他得知兩個消息後,才斷定吐蕃人必定叛唐。」
李治道:「哪兩個消息?」
王及善道:「第一,今年吐蕃派來大唐的使節,是祿東贊的三兒子政贊,此人是祿東贊兒子之中,最孝順的一個,一來長安,就吵著要見祿東贊。」
如果吐蕃叛唐,大唐很可能處死祿東贊,政贊作為最孝順的一個兒子,很可能是來見祿東贊最後一面。
李治道:「還有呢?」
王及善道:「根據大食傳來的消息,吐蕃並未派使節前往大馬士革。」
李治聽了後,不由一愣。
這次大食人舉辦大典,誰不去就可能成為大食人第一個目標,故而連拜占庭人、可薩人也派人去了。
就算吐蕃想堅定的對付大食,也不至於連使節團都不派,故意挑釁大食。
事出反常必有妖。
再結合前面幾件事,可以推斷出來,吐蕃打算暗中歸附大食,又怕大唐懷疑,故而不派使節團。
李治沉聲道:「傳旨蘇定方,告訴他吐蕃已經叛唐,讓他做好防備。」
王及善拱手道:「是!」
……
大食,大馬士革。
馬車緩緩行駛在城邦之中。
高有道和杜易簡告別漫天黃沙之後,終於來到這座被綠洲環繞的城池。
望著熱鬧的大街,入目所見,儘是篷市場、車隊圈地、宮殿、光塔和頂塔等建築。
這座城池雖沒有長安城雄偉壯闊,卻是兩人見過最熱鬧的胡人城邦。
城內儘是穿著黑衣的大食人,還有穿著五顏六色、奇裝異服的外國人。
如果按比例算的話,外國人數量比長安城更多。
這些人雖衣著模樣古怪,長安城卻也見過不少,兩人並不如何驚訝,
真正令他們感到驚奇的,還是這裡的建築風格。
尤其是這裡的寺廟,不僅多,而且極為雄偉壯闊,令人嘆為觀止。
給他們帶路的大食官員微笑道:「唐使閣下,我大食都城與貴國長安相比,不知孰優孰劣?」
高有道道:「只比寺廟的話,貴國略勝一籌。」
「那其他方面呢?」大食官員追問。
高有道淡淡道:「自然是我長安遠勝!」
那大食官員勉強笑了笑,不說話了。
來這裡的其他國家使節,幾乎都會大加讚嘆大馬士革,自認不如。
這些唐人竟如此不給面子,偏偏上面有交代,不能得罪這些大唐使節。
馬車朝著王宮內的館驛而去,正行之間,一隊大食騎兵忽然過來了,朝那使節嘰里咕嚕說了什麼。
那使節點點頭,一臉凝重的望著高有道,道:「唐使閣下,我們尊貴的哈里發閣下,決定召見您。」
高有道跟隨著那群騎士,一路向北,很快來到大食人的王宮。
這座王宮的結構也是光塔形,王宮內建築林立,絢麗多彩,雖不如長安皇宮氣勢威嚴、雄渾壯闊,卻自有一股獨特的神秘風格,令人肅然起敬。
高有道在一座座尖頂塔樓之間穿梭,很快來到一座金碧輝煌的殿宇外。
有大食人通傳後,他被帶進宮殿。
抬頭一看,這座宮殿極為寬闊,地面鋪著光滑的大理石,空空蕩蕩,殿內沒有擺放任何家具。
四方牆壁之上,雕刻著密集的壁畫,壁畫一幅接著一幅,前後相連,串聯成一個帶有宗教色彩的神異故事。
因殿內沒有其他人,高有道只好站在壁畫前,仔細瀏覽上面的故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