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離婚後我帶娃芶著致富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鎖好門進了空間,陳紅直接開始用空間水加鹽泡上珍珠貝,開始準備取珍珠。

珍珠貝取珠可比從椰子螺里取珠容易多了,珍珠貝只要張開口,塞進去個木楔子,架住兩邊的貝殼防止它閉合。

直接伸手進去摸索有沒有硬物就行,珍珠是貝肉里的異物,和貝肉完全不一樣的觸感。

憑手感就能很快的找到有沒有珍珠,比在伸不進手去的椰子螺取珠要容易多了。

這些珍珠貝其實真正的名字叫馬氏貝,也也叫合浦珠母貝。

這種貝殼長的很有特點,前半部分半圓形,尾部略長,還呈一字形整齊。

據說著名的akoya珍珠就是這種馬氏貝中培育的,最好看的花珠、天女珠就出自這些寒流海水中的馬氏貝。

陳紅收穫的各種珍珠貝有上萬斤,沒有椰子螺那麼稀少,她取珠的動作也就比較粗糙。

用鹽水泡開貝殼,使它們張口,塞上木楔子,伸手進貝肉里摸。

沒有珍珠的馬氏貝扔進養殖箱裡,留著賣活體海鮮。

有珍珠的就用匕首直接切開貝殼的中間筯膜,暴力打開貝殼。

直接下手摳出珍珠,這個貝殼肯定也活不了了。

順手用匕首把貝肉挖出來,放到旁邊乾淨的盆子裡。

這些貝肉也不能浪費,抽空清洗乾淨曬乾,是非常鮮美的乾貝肉。

泡發後不管是炒韭菜,紅燒,燉湯,煮粥都很美味。

新鮮的貝肉,富含十七種胺基酸,營養價值豐富。可以直接做刺身吃,鮮甜彈嫩,味道鮮美。

新鮮貝肉清香爽滑嫩集一身,煎,炸,炒,蒸,燉,煮不同的烹飪方式,各自彰顯著貝肉的鮮甜多汁,細膩滑嫩。

貝殼也不能浪費,扔到旁邊的竹筐里,送給村裡的老太太們。

她們會做成好看的工藝品,賣給遊客們增加一點兒收入。

老人們手裡有錢,孩子們就幸福了,經常能吃到零食好吃的。

老人們對自己節儉,對孩子卻毫不吝嗇,反而有求必應,大方的很。

第一個貝殼裡就摸到了一顆珍珠,陳紅摳出來一看,是一顆白色的,珠型很圓潤,現在比較髒,還看不出亮不亮。

不過光看珠型的圓潤程度和個體大小,沖洗乾淨應該是一顆上等的好珠子。

又仔細的摸了摸整個貝殼的貝肉,再沒摸到其他的硬物,看來傳說還有點靠譜。

馬氏貝不像淡水養殖貝殼一樣,一隻貝殼裡有很多珍珠。

馬士貝一般一隻貝殼裡只有一顆或者兩三顆珍珠,現在日本人工養殖的海水珍珠更是限制一貝一珠。

這樣才能保證珍珠的品質,使出好珠的概率大大提升。

akoya珍珠需要更加低溫的養殖氣候,對海水環境的要求也非常高。

這種珍珠的生長周期一般需要三至五年,生長周期越長,珍珠的珍珠質分泌越多,珠層越厚。

日本的北海道漁場更是在日本的東北部,陳紅捕撈的這些馬氏貝更是生長在千島寒流經過的地方。

這批貝殼個個都比手掌大,也不知道在海底生長了多少年。

陳紅開出來的第一顆珍珠,就有15毫米,比網上介紹的最大十毫米還要大一半。

不過網上說的2至10毫米,都是日本漁民,在近海海灣人工養殖的。

生長期最多五年就採收了,而陳紅捕撈的這些巨型馬氏貝,最少也要有個十年八年了。

目測生長時間更長的,應該有十幾二十年了。

天然珍珠比人工養殖珍珠體型要大,這都是自然現象。

akoya珍珠的母貝是馬氏母,它是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海水養殖貝類。

別稱合浦珠母貝,在日本英譯過來的名字akoya,珍珠本身的尺寸通常是為2到10毫米之間,4到9毫米居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