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康默念著謝蘭儀和他講的「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道理,心悅誠服地點點頭:「是!我又性急了!檀道濟聖眷正隆,陛下又想倚靠他,不弄出個像樣的罪名,只怕也扳不倒他!」
「徐徐圖之。」劉湛成竹在胸,還是那句話,「我一直追隨在陛下身邊,深知他的性情、為人。陛下是雄猜之主,越明著和他說誰不好,他心裡疑惑越重,反而要冷眼旁觀一陣,再慎重定奪。反倒是人人都夸好的,陛下又會生疑,不定會起反念。殿下可明白下臣的意思?」
劉義康並不是笨人,連連點頭稱讚。
很快,建康城裡流傳起無數誇讚檀道濟的話,又是類比謝安,又是類比王導,反正均是撥亂反正、救國危難於水火一般的英雄人物。漸漸的,又有說他像司馬仲達(司馬懿)的。這個誇讚,入了皇帝劉義隆的耳朵,可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自三國爭霸日起,權臣一個緊接著一個,有膨脹到極點而化為飛灰的,也有登臨至高而一統天下的,自司馬篡曹魏,皇帝與權臣的爭鬥幾乎一直未停息,此起彼伏,惹出了多少風波故事。而劉宋自己,實則也是起源於權臣——宋武帝劉裕,從巷陌無賴,倚借軍功做到了高位。而後功高震主,廢立皇帝如同兒戲。司馬氏退讓至極,最後乾脆禪位,可是劉裕一不做二不休,還是殺掉了晉朝末代皇帝,平復司馬氏王族的叛亂。這個至尊的寶座,亦是踩著別人的頭顱一步步登上的。
這樣子起家的劉宋,對門閥森嚴的士族始終有著戒備,琅琊王氏被擠壓得低調從事,陳郡謝氏被誅滅得所剩無幾。然而寒門小族又無能撐起風雨飄搖的亂世光景,皇帝的心思,自然是「疑人須用,而用人須疑」了。劉義隆動心忍性而耳目聰慧,可是心底里源自孤家寡人固有的那種疑心也每時每刻都伴隨著他。這「司馬仲達」一說,著實讓他開始忌憚起檀道濟了!
******************************************************************
潘紉佩這日在皇后身邊服侍了一日,站得腰酸背痛回到滋畹苑,忍不住要問侍女:「阿壽,今日陛下那裡可說要來?」
阿壽道:「回娘娘,奴倒是問過了羅中使,說今日陛下甚是忙碌:春稻新值,陛下意欲學古時帝王親耕,為天下黎民做榜樣,以求年年豐收,百姓可以吃幾頓飽飯,國庫也能較往年富足些。」
若論恤民,劉義隆確實是帝王中少有的仁君,不過潘紉佩出身自小戶人家,不愛關心這些事情,撇撇嘴道:「完了!陛下要親耕,皇后必要親蠶!我才出來過了幾年的好日子,又要採桑葉去了!他們弄著玩兒似的,殊不知我小時候幫著阿母養蠶種桑,辛苦得想都不願意想!」
阿壽道:「既然陛下不來,奴倒聽說今日彭城王妃進宮請安,要不要請她到娘娘這裡坐坐?」
潘紉佩喜道:「這好!我有一陣沒和她聊了,心裡還怪念想的!」
阿壽把謝蘭儀請進滋畹苑,烹了茶過來,潘紉佩道:「你退下吧!」便坐在謝蘭儀身邊道:「你這一陣好像瘦了些!」
謝蘭儀摸摸自己的臉笑道:「是麼?我倒沒覺得,不過有時晚上女兒啼哭,雖由乳母帶著,我還是會醒,醒了就睡不好,許是這樣熬著,人就瘦了。」
潘紉佩道:「瘦了也沒什麼!橫豎謝家美貌是祖傳的,王妃怎麼著都好看!」
謝蘭儀圓圓的眼睛微微一彎,道聲「娘娘說笑了!」,又聽潘紉佩嘆息了一聲,道:「我真羨慕你!雖然是個女兒,到底也是自己肚子裡爬出來的,再苦再累也覺得心裡熨帖!我說起來蒙召聖寵是後宮之冠,卻眼睜睜看著別人一個一個地生!如今宮裡略有些恩露的后妃,只怕就剩我和皇后沒有養育了!」
謝蘭儀暗忖:據內里傳出的消息,皇后袁齊媯自從把謝蘭修送到北魏之後,劉義隆就對她不冷不熱,雖則每年元旦、萬壽和千秋都會駕臨皇后宮殿,但是駕臨後又做了什麼,大家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生過兩個孩子的皇后此後再沒有生育。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