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嘉草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崔浩是太子的師傅,向來頗以教導太子居功,突然聽了這麼句責問,心裡未免也不舒服。他是拓跋燾最親信的人,也不懼太子的身份,因而端著禮節,向拓跋晃深深稽首,說話卻不太客氣:「太子責問,下臣也有些奇怪:兄友則弟恭,太子又為何今日諫言陛下說兩位皇子的不是?臣誠然言多有失,太子是不是也當自省呢?」

拓跋晃哪裡是這隻老狐狸的對手!被噎得說不出話來,更有油然而生的、被看穿了的畏懼:他厭惡自己的那些弟弟,源自內心的不安全感,每見父親抱著弟弟們笑容滿面,他就是又妒又恨——他自小見的,都是父親的冷臉,受的,都是父親的打罵,人人都跟他說,陛下那是恨鐵不成鋼,可在一個孩子心裡,埋藏的是不安和懼怖的種子。拓跋晃有些磕磕巴巴的:「孤……亦當自省,謝崔司徒提醒……」

崔浩憐憫地看著面前十二歲的少年,自負地用他悲憫的目光打量著:「太子知道就好。臣與太子一心,願輔佐太子成就一世英名!」

拓跋晃勉強地一笑,等崔浩告退了,他才在心裡切切地說:誰與你一心!

作者有話要說:(1)為避免大家群毆作者把小蘿莉寫得那麼早婚,作者特翻了一段史料作為「作者是有良心的」佐證:梁太宗簡皇后8歲婚,齊高昭劉皇后、陳世祖沈皇后、陳後主張麗華貴妃均十歲出頭婚,宋前廢帝何皇后12歲婚,魏平文皇后王氏、孝文昭皇后高氏、宋明恭望皇后均13歲婚。梁柳偃12歲尚主,張瓚11歲尚主,周弘正10歲娶妻,王元規12歲娶妻,孫澄10歲娶妻,於翼11歲尚主……

好了,事實證明,作者是尊重歷史的。爬下……

(2)誰說拓跋是粗豪漢子,沒有文化?站出來!其實孝文帝漢化,狐狸他這個當曾祖父的要占首功:拓跋燾對漢文化、儒道文化極感興趣。但是因為鮮卑族在中原建國不久,骨子裡又怕漢文化、儒道文化會同化他們,所以心態很矛盾。至於後面的故事,就後面再說吧。先為拓跋發個牢騷。

------------------------------------------------

非常悲催的發現,這兩章的男人戲比較多,歷史范兒會比較足。

也就意味著,底下的內容會冷門啊,沒人愛看啊。

不過,哼哼,就是我借崔司徒的話所說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反正這本書已經冷僻了,還怕它更冷僻一點嗎?

(崔司徒含淚:你學誰不好,學我?我還不夠做你的教訓麼?俊采星馳個屁啊!落了個白茫茫的真乾淨!)

☆、摽梅妙齡

晚上,飛靈宮預備的是棒炙的小牛腿肉,這是拓跋燾的最愛,半熟的牛肉含著鮮美的漿汁,嫩滑爽口,撒上薑末、蔥白、茴香與蓽撥,香料被熱氣一激,氣味散得闔宮都是,引人饞唾。

唯有阿昀,吃了幾塊肉,撕了兩口乳餅,就不肯再吃了。拓跋燾恨恨道:「長得紙片一般,風一吹,就能把你吹走了!這麼大個人了,還不好好吃飯!」

阿昀現在已經不怕阿爺因為她不好好吃飯而打她屁股了,笑吟吟拈著手心裡的棗脯邊吃邊說:「阿娘給我講的:『靈山有仙不知老,渴飲禮泉飢食棗』,我吃棗,也能當飽。」

「你還想著成仙呢!」謝蘭修剜了她一眼,動手把剛剛烤得發白的一塊肉從牛腳骨棒上割下來,奉到拓跋燾的盤子裡。拓跋燾看看阿昀手中的棗脯,問道:「你這個棗脯新鮮,不是去歲進貢來的。是哪裡來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