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太守一行像來時一樣,昂然地離開了戲馬台。直到進了彭城的城門,太守抬手抹了一把額上細汗,對旁邊那個青年道:「殿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殿下執意一行,反而使臣少了罵虜而以頸血報國恩的機會!」
那青年便是劉駿,微微笑道:「報效國家方式甚多,何必非要自尋死路?我看拓跋燾的意思,不想在彭城耗費太多時間。我們陪他稍微玩一玩,讓他做足面子,保留彭城的實力,豈不更為上佳之策?」
果然,過了兩天,拓跋燾的軍隊只是象徵性地攻打了彭城一番,雙方死傷了百餘人,便見胡騎絕塵而去,大約向南直取廣陵和瓜步了。鬆了一口氣的城中諸人,彼此相慶逃過一劫。只有劉駿道:「趁魏虜南去,趕緊派探馬送軍報到建康,除了告知我們這裡的情形外,別忘了告訴陛下:謝晦之女,隨軍南下。」
*******************************************************************
彭城秘密送來的軍報,以加急的速度渡過長江,遞進建康的皇宮中。
拓跋燾大軍壓境,雖未全力攻打彭城和盱眙兩處要塞,但是他也沒有掉以輕心,分出各幾千人圍住兩地,免得從身後騷擾。他本人,帶著尚能號稱「百萬」的大軍,直往建康對面的瓜步。他的步伐,似乎已經無可阻攔,現在所余的,唯有長江天塹,但是,長江雖然洶湧澎湃,卻不是攻克不了的。
江北逃散過江的宋國民人,已經把最可怕的消息傳遞了過來,以往只在嚇唬小兒的故事中的北魏「佛狸」,如今惡魔般的身影已經如此靠近每個百姓了,仿佛隨時就會撲到眼前猙獰地笑。建康城內,幾乎已經沒有不在談論戰事的百姓,仗怎麼打,他們不關心,也沒法關心,但是北魏軍隊剎那間成了剝人皮、吃人肉的妖魔,恐慌便如潮水一般蔓延。建康有些余錢的富戶,早就收拾好細軟準備繼續向南逃走;而窮苦平民,只能一桿扁擔,一頭挑著孩子,一頭挑著家裡最值錢的物什,打算跟著一起跑。
滿朝亦是頹喪之氣,連平素最為饒舌的兩位皇帝信臣——徐湛之和江湛——都不再開口了。御座之上正襟危坐的劉義隆,透過眼前的垂旒,冷眼打量著下面的人們。他的手輕輕握著御座烏木的扶手,微微笑道:「已經這樣了,也好,省得破釜沉舟。存亡在即,除卻拼死一戰,也別無他法。百姓恐慌逃竄,但也可謂是可用的民心。擬旨,徵召舉國的富戶巨室,以及富裕寺廟僧侶,請借貸於國家,支應戰事所需;各郡十五歲以上男兒,無病弱廢疾,一概徵召入伍,保衛各城。」
他篤定地說完了,等著下面的各種意見,但下面一片死氣沉沉,他說了好幾遍:「眾卿有何意見?」突然群臣中爆發出一聲:「為此禍者,江湛與徐湛之也!請父皇以他倆的人頭,敬謝天下人!」
劉義隆不用看也知道,這是今日早晨才匆匆從丹陽趕到京都的太子劉劭。
劉劭不僅驕縱脾氣大,而且與自己的這兩個親信尤其不和——不光與自己的親信不和,與滿朝文武也沒幾個關係處得好的,大家都畏懼他是一國的儲君,輕易不敢招惹,而太子權勢熏天,光是東宮的禁衛就有萬人之多,如今又極得皇帝信賴,自領一支重兵,成尾大不掉之勢。
其實,劉義隆對兒子已經產生了幾分忌憚,但也正是此時,他心中的孤獨感爆發到了極點,除卻兒子,他看看下面,這縮頭龜般的滿朝文武誰能堪信?因此,他只是好聲好氣道:「北伐是朕的主意,不怪徐湛之和江湛。」<="<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