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子通古代,被糙漢領回家強寵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蘇晚晚一副很累的樣子,仿佛是真的累倒了。

孟遷往後挪了挪,恨不得離他遠遠的。

趙慶海抖了抖八字鬍,頭也不抬:

「我看孟兄就不錯,整日閒的慌,吃我們農業司的,住我們農業司的,煩都煩死了,你們趕緊把他收走吧。」

孟遷:.......

「讓我畫畫的時候也不說我煩,你可別過河拆橋。」

先前的豐收圖都是趙慶海讓他畫的,那些圖還直接被送去了京城,這樣,京城的大人們會更直觀地看到這些新作物豐收的場景。

當然,連同送過去的還有紅薯和玉米,那樣更直觀。

快馬加鞭的,現在約摸著朝廷已經震動了,指不定過幾日旨意就會下達。

「孟兄,我這不是覺得你在我這裡是大材小用嗎,以孟兄的才華,一個總管事,不在話下。」

趙慶海恨不得現在就把這老東西給弄走。

「其實,我還有一個想法。」

沈淵忽然開了口。

「孟先生來作坊做管事的確是大材小用了,淵準備在村里辦一個私塾,懇請孟先生留下。」

辦私塾?

趙慶海抬起了頭,看向沈淵,有些激動。

他就說,這兩口子是有格局的人。

看二人的目光,沈淵繼續道:

「讀書人讀書有多貴我是知道的,所以很多孩子沒法讀書,不求他們各個功名加身,讀書識字才能明理,建造私塾費用都由我來出,作坊里的人家的孩子以及村裡的孩子讀書,費用我也出,算是給他們的福利。」

「至於其他孩子們個人束脩,我出七成,他們自己出三成便可。」

沈淵看向了蘇晚晚,建造私塾這件事倆人也是提起過的,不過還並沒有具體商量,也沒個章程。

本來這束脩全部也可以他們資助的,但是除了作坊和村裡的人,就怕到時其他村一窩蜂都跑來免費讀書,私塾無法承載。

三成是很多農戶都能接受的範圍,真心想讓孩子讀書的,也是可以承擔的,那些想占便宜的自然也不會再來。

今日看到了孟遷,就很想留下他。

更何況,他上次從山匪帶回來不少銀錢,也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媳婦也常說,賺錢也要回饋於民,不能自己一味斂財,人要多做善事,才能得福報。

媳婦還說他們那裡很多富豪各種捐款,不管私下人品如何,最起碼明面上回饋了社會。

斂財,也得學會散財。

更何況,他們也不想斂財,初衷就是讓人們過上好日子。

蘇晚晚沖沈淵笑了一下,這個男人啊,果然跟她心有靈犀。

在現代有一個超市企業,把大部分利潤都分給員工,捐款捐物更是不在話下,真真的是把一個仁善企業家做到了極致。

她自認為做不到他那樣的格局,畢竟在這個時代,若是你真把利潤都分給員工,就觸動了一些貴族的利益,怕是要受到討伐。

但是把一些銀錢用之於民,還是相當可以的。

就當為自己為家人行善積德,感謝上蒼讓她穿越一回。

趙慶海和孟遷同時都震驚住了,等於說自掏腰包蓋學堂,束脩也免了那麼多,這樣的話,十里八鄉想要讀書的孩子也都是能承擔得起的。

這個學堂幾乎可以說是慈善事業了。

「對,孟先生做山長,這個學堂如何做,都學什麼,完全交給孟先生一個人來決定。」

蘇晚晚也附和。

她看著這孟先生也不像是循規蹈矩的那種讀書人,他最擅長的其實不是孔孟之道,而是機關算數,她也希望她的學堂並不是單純教那些之乎者也,最好是全面發展。

果然,孟遷聽到她這話,眼睛似乎閃過一絲的光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