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發現謝岩,各自盯謝岩看幾眼,也沒惹事。
這頭結束,他們便能出發了。
他們兩口子不用趕車,就坐烏平之的馬車。
是一輛有頂棚的馬車,棚子很簡約,有點像架子床的構造,底板之上打下四根木樁,木樁上撐著一個棚頂。
四面比架子床留出來的空間小,都做了大窗格。平常趕路,四面透風不憋悶,還能擋雨遮陽。
烏平之跟他們介紹:「這是夏季趕路的馬車,到冬季,就會換個車廂,全遮起來,很暖和的。」
陸楊很有興趣,里外打量了個遍,也問造價幾何。
人掙錢是為了過好日子,好日子的概念具體了,才知道攢錢做什麼,這樣才有奔頭。
陸楊喜歡給自己定實際一些的目標,好吃、好喝、好穿、好住。
馬車屬於「行」,排行靠後。他聽聽就算了。
他順道問烏平之:「你有門路買到小馬嗎?我想買一匹小馬。」
烏平之有門路,跟他說:「只能買到公馬,母馬很難買。」
有些草原商人會賣馬,馬是戰略物資,好馬尤其是。
公馬少量多次的散賣,是他們的營生。母馬就不行了,母馬能配種生小馬,好馬配好馬,一代代繁育下來,有了足夠數量,就是戰爭。
謝岩也想買馬。
他要買三匹,陸楊騎一匹、牽一匹,他要跟陸楊一起,就要再買一匹騎著。
烏平之也說可以,「有錢,想買什麼買什麼。」
能不能用到自己身上,又是另一回事了。
馬的價格浮動很大,價低的時候,一匹絲綢可以換一匹馬。這是真事,現在拉車的馬就是一匹絲綢換來的。
但價高的時候,只收金子。三兩金子起步,折算成銀子,需要三十兩。
常價的馬,一般在十五兩左右。
烏平之搖著摺扇,路上顛簸搖晃,他都要保持翩翩公子的風範,悠然道:「我們做生意,講究一個奇貨可居。馬本來就少,是有底價的。他們穩定的供貨,一直能賣馬,生意會平穩,很多當時想買,又不那麼著急的人,就想等著下一回。在此時,馬商只要製造出一種不知下回是猴年馬月的假象,這批人就會著急下定,把銀子花了。
「馬價上浮,一般多見於這種原因,故意炒價。少數情況是真的死了很多,價格勻到每一匹馬身上,自然漲價。然後就是品種差異,就像布料的價格一樣,粗布跟綢緞肯定不是一個價。同一種料子,染色不同,價格也有不同。我們這種人家買馬,不宜招搖,買個二十兩左右的馬就夠了,比普通馬有耐力,體型漂亮,可以拉車,可以駝人,走出門有面子,又不會讓人眼饞嫉妒。」
他最後說:「嗯,小馬駒的價格可高可低。路遠,它們過來很難,看小馬情況定。」
謝岩也在盤算銀子,心道可惜。
「要是在府城再賣一回書就好了。」
賣完就夠數了,可以買馬了。
烏平之笑了:「不,你先考完試,到時再賣不遲。眾所周知,科試取中,可以去考鄉試,這都是名列前茅的秀才,排名前幾的,一隻手都摸到了舉人的門楣。你考出個好名次,再來出書,才能在府城賣出去。縣城那點地方,掙個小錢肥肥腰包就行了,掙不了大錢。」
考生數量只那麼一點點,等他們把紙墨提個檔次,用個好點的裝幀,成本和人工都要上去。
還在縣城賣,就是掙辛苦錢。賣到府城,再賣到周邊縣城,才是好生意。
陸楊對生意感興趣,上回還說找烏老爺子問,這也沒問,趕路閒著,他便問烏平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