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雙生夫郎互換人生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倆猛猛點頭,他們好奇得很。

陸楊就細細慢慢跟他們說,從進城門開始講。

他們是走陸路到的府城,這條路進城門的時候,會跟府城周邊村落的人一同排隊。各處農忙時節都差不多,漢子們很少在夏季去縣裡,都是些婦人夫郎,他們挑些時蔬、雞蛋,也有人撈了魚,一堆堆的人去縣裡賣菜、賣蛋、賣魚。

府城人多,對食物的需求量很大,這些零散的菜都能找到好買主。不像他們縣城,小村民出來賣菜,純靠運氣。

府城的路也更寬闊,但跟縣裡一樣,各處都是土路,只是比縣城的路更結實,下雨的時候,泥濘有,坑窪少。

不過府城有幾條主街是修了石板路的,比如說府學附近、知府衙門附近,還有碼頭附近。

吃喝和縣裡沒什麼區別,都是些普通人,有錢就吃肉,沒錢就吃菜。但飯館收費較貴,平均一盤菜要貴個十文、二十文的。

食物種類要多一些,陸楊在縣裡,只見過幾次賣驢肉的,他都只聽說過驢肉火燒,府城裡,有攤販在賣火燒。

鋪面也更多,有些鋪面就是民房。

和他們這間鋪面的格局不一樣,不是前面商鋪後面院子,而是在臨街的牆壁上修個窗戶,人在窗戶後擺攤叫賣。

因商業繁華,出門一趟,到處都是叫賣聲,目之所及,耳朵里聽見的都是相關的東西,氣氛很能感染人,有些人只是隨便出門逛逛,都能被影響,對某些小玩意兒感興趣,兜里有錢,就買了。

陸楊也跟他們說府城的包子饅頭攤。

「人家一個街邊小攤子,比我這間鋪子蒸的包子饅頭都多,我估摸著,一天能有四十籠以上。」

那就是八百個打底。

這樣的小攤一排排的,數之不盡。

石榴難以想像:「府城的人全都不吃飯,一天三頓的吃包子饅頭?」

陸楊告訴他們,府城的飯館酒樓比饅頭攤子更多。

銀杏努力夢了一下:「去府城做乞丐,都能吃成個大胖子。」

這麼多酒樓飯館,剩菜剩飯都拉不完。

陸楊側頭看他。

真是好遠大的夢想。

看店的日子是枯燥漫長的,他們經營範圍的緣故,每天的生意有固定的時辰,餘下時間就很難熬。

銀杏和石榴還沒練出來,陸楊不允許他們干私活。哪怕衣服破了要縫補,也是下工之後。

等哪天可以獨立看店,客人進門,他們知道要說什麼、賣什麼,能招待好大部分人的需求,他們也能抽空做點針線活了。

中午,陸楊沒回家。

他在鋪子裡做飯吃,把石榴帶上,教他做飯。

村里出來的小哥兒,做飯的手藝有。只是家裡窮,做什麼都省慣了。

家裡長輩會使喚他們幹活,掌勺的事極少放權,就怕他們偷吃,手上沒準頭。他們現在的手藝實在差勁。

陸楊先教石榴,讓銀杏看店。

晚飯就讓石榴做,讓銀杏吃吃看。

他這兒就教些家常菜,硬菜暫時不教。

中午要給陸林和張鐵留些飯菜,一起五個人吃,他做了三菜一湯。每份菜都是大盆大盆的。

他這兒忙完,銀杏還在前門喊:「陸哥哥!哥夫來啦!」

他們一般喊哥哥,是用名字喊,比如陸楊,應該叫楊哥哥。但他在親戚那裡,是用的陸柳的名字。

陸林知道這個事,就教他們喊「陸哥哥」。

哥夫是謝岩。

謝岩中午回家,沒見著陸楊,就往鋪子裡這邊走,果然找到他了。

陸楊看見他就笑:「中午太陽大,又曬又遠,你跑過來做什麼?」

石榴還在灶屋裡,謝岩端著樣子,挺像那麼回事兒。

他說:「我有事找你。」

石榴會看一點點眼色,這便去前門看店,讓他們先吃飯。

眼看著他走了,謝岩還要去關門。

陸楊背靠著灶台,雙手環胸,沖他抬抬下巴。

「說吧,我看看你找我有什么正經事。」

謝岩過來就抱他,抱住就在他嘴上咬一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