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得有一個,最好有水井。住在城裡,買水吃太麻煩,平常洗刷都要等著水,省著水,實在不方便。
租下一處,附近最好能有三五處的空房子,或者是靈活租住的房子,年中開始,會陸續有人退租,能讓他一併租下來。
除了民房,還要看看帶住宅的作坊。最好也離得近一些。據他所知,很多家庭作坊,都是在家裡開工,一家人都在忙,請來夥計幹活,也就是分個屋子,搭大通鋪。有些是分前後院,有的是分東西屋。這種格局的房子,在府城應該很多。
府城的房子貴,年租比縣城高。
一次定下,為著這個銀子,都要再三忍耐,輕易不搬家,所以定下之前,需要仔細看看。
他們在烏平之家裡住,不用急著走,陸楊在附近逛幾天,熟悉了路,對巷子裡的人員分布有了了解,再才去牙行。
後面要奔波幾天,陸楊把娘留在家裡,讓她帶著威猛歇歇,他則帶順哥兒出去看房子。
牙子年歲不大,瞧著就二十歲出頭,見人就笑出大板牙,手上拿著書冊和算盤,跟他們走在路上,嘴巴就沒歇過。
「府城除卻府學之外,大小書院私塾共有三十七家,其中書院五家,小私塾三十二家。五家書院裡邊,又以鹿鳴書院和青雲書院為首,往年這兩家書院取中舉人進士的人數和府學相當,很多人擠破腦袋都進不去。而青雲書院還開設了啟蒙書堂,會收孩童入學。
「府城游商多,許多游商都把自家孩子送到青雲書院啟蒙,這讓青雲書院附近的兩個街坊的房價都比別地貴。府學附近租個小院,也就十五兩銀子左右。而這十五兩銀子,拿到青雲書院附近,就夠住半年。會貴一倍。」
相較而言,鹿鳴書院附近的房子就便宜一些,鹿鳴書院還離府學近一點,兩地之間有個居民區,平均年租十五兩銀子左右。
牙子往鹿鳴書院的方向引路,再跟他們介紹道:「鹿鳴書院沒有啟蒙書堂,入學學子最低是秀才,連童生都不招。裡面還有很多舉人在讀書,要知道,別的書院裡,舉人老爺都能當坐館先生去教書了。所以城內也有人說,鹿鳴書院的實力高於青雲書院,青雲書院比不過大的,就去撈小孩子的錢。
「我是不懂,我就是牙行一個跑腿的。鹿鳴書院只招收秀才及以上的書生入學,年年有人來,月月有人走。新舊交替,眨眨眼的功夫,鄰居就能換一批。尤其是鄉試前後,這附近會空出大量的房屋。很多考生都是最後拼一把,考不上舉人,就捲鋪蓋回老家。回到老家,秀才的功名足夠他開館啟蒙,也能去別的私塾坐館教書。在府城,很多書生都承擔不起讀書費用。」
牙子說著說著,撥弄算盤,跟陸楊說:「距離鄉試還有半年,依著你們的要求,需要三五家的連排房屋,還要靠近書院的、環境清幽的,鹿鳴書院附近是最合適的。你可以先給定金,空出房子後,我先留著。你們看了滿意,再一起租下。定金只收一成,算算帳,也就五兩、八兩銀子的事。」
陸楊問他:「兩家書院之間,有多遠的路?」
牙子說:「三里多的路程,中間都是商街商鋪,路上人山人海的,聽起來不遠,擠著擠著走,要三刻鐘以上。」
陸楊聽前面介紹,對青雲書院更動心。
他們家除了謝岩,沒有大書生了。小娃娃見風長,眨眨眼睛的功夫就會走路說話,到時啟蒙,能有好的書院收,就往好的書院送。
他再算算路程和房租,皺眉想想,先算了。
生意還沒做大,一年也就兩百兩左右的掙頭。生活開支和住宿,就要去掉五十多兩。這還是基礎預算,真到過日子,開銷只會更多。這對弟弟一家來說,是個大開支。
先有個房子住,等孩子大一些再另做考慮。
說著話,他們到地方看房子。
府城的民房,大多跟縣城的民房沒區別。
這年頭,富裕的從來不是普通百姓。土屋土房,進去都看得見牆上在掉灰。
修建得像樣一些的房屋,則比陸楊想像中大一些,是個假二進的院子。
院牆比民房高一點,門楣大一點,進屋有個竹影壁,一排竹竿扎籬笆,有的人家雅致,在下方搭台子,放花盆,也有纏藤蔓,做花屏的。有的人家簡單,竹子都發黃曬得劈叉了,都沒清理更換。
竹影壁後面,緊挨著水井。側面有兩處小耳房,很窄的兩間,是灶房和雜物間。牙子說可以收拾出一間當下人房。過了二門,才是主屋。正中有堂屋一間,東西兩側是兩個小院,如果願意,可以兩戶人家合租。
像這種格局的房子,有七八處。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