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峰自己沒看過店,他看他家小鋪子就挺能困人的,一天天都要個人看門。
他又想到陸楊開店做生意的時候都忙不過來,請了四個人,還要常過去看看,怎麼三苗兩口子都閒成這樣了?
陸楊不在縣裡,黎峰沒得請教。
他稍作思考,說:「不行,不能等王猛他們來,你們這樣熬著不是事。要找事情干是吧?我給你說個事。」
他記得陸楊的鋪子裡,還幹過一件事,得空就拿稿紙,把瓜子花生裝上,一包包的賣。一包賣個幾文錢,客人拿了就能走。這樣方便又實惠,把滯銷的貨都清空了。
他們的山貨也能這樣干。
曬場那邊有些品相不太好的山菌,切片以後,把有缺口的都挑出來了,留在縣裡賣。
這種菌子叫價低一些,他們可以把干菌包起來,有個一碗的分量就行,根據種類,定個價。
價格讓他們兩口子自己算,都會算數,苗小禾還去蹭課,跟著帳房先生學了,再不濟,去請教請教陸林,讓陸林教他們。
還能搞雜菌包,幾樣雜菌混在一起,拿回家煮煮,就是一鍋雜菌湯。這種雜菌包,裡面可以加個一兩朵好菌子,鮮味上來,不愁沒回頭客。
至於包菌子的紙張……
他們練字的廢稿紙,沒有謝岩的廢稿紙養眼,墨跡也太深了,看著寒磣。
黎峰說:「到我家去拿一些圖畫過來,拿它做包裝。多買些干菌包,攢攢就能攢出一本圖冊了。」
三苗:「……」
真是大手筆。
黎峰說:「兩種紙混著用。」
三苗:「那也是大手筆。」
這件事夠他們忙活的,算帳計價要一段時間,菌子混裝,需要另算成本和售價。再要手工,一包包的去包好。
現有的圖畫紙太小了,黎峰迴家後,要讓印書的堂嫂裁些大的紙張,不管圖畫大小,紙要大一些,這樣才好做包裝使用。
這件事能成,他們兩口子就天天包菌子去吧。不比包包子輕鬆,把他們忙死。
黎峰跟陸柳在縣裡吃了一頓飯,菜都有,就在鋪子裡拿,吃過飯,他們告辭出門,轉道去看看作坊。
作坊都修繕好了,裡頭改了小曬場,有臥房和倉房,再有灶屋和柴房,還留了一間大通鋪。哪天送貨遇上壞天氣,或者時辰晚了,他們能在縣裡歇腳。
這裡沒人,暫時沒放貨,沒什麼好看的。
黎峰跟陸柳說兩地的租子,鋪面的租子要十三兩銀子一年。作坊貴一些,十六兩銀子一年。
他們往街上走,黎峰去牙行,找了個牙子領路說話。
縣城裡做生意的開支不算高,一年能掙的銀子也少。根據牙子所說,年收入能有一百兩銀子,在縣裡都是大鋪面了,是好生意。
一般的生意,一年就掙七八十兩銀子。大多鋪子都是年收入三、四十兩銀子。這都是刨除開支以後的。所以縣裡很多小攤子、小作坊,都是養家餬口之餘,一年攢個十兩左右的銀子。
這個銀子,要是只過安生日子,足足的。
能吃飽穿暖,能再租個房子,一家住得寬敞。
孩子到了年紀,能有說親的本錢。
要是不安分,想要奔一奔,這點銀子不夠看。
大鋪面,意味著大開支,生意不好,保本都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