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雙生夫郎互換人生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謝岩不告訴他們石頭和玉石的事,他擦擦眼睛,跟他們說:「前年年底,我跟我夫郎剛成親的時候,我們就是賣包子起家的。那年很冷,我們厚棉衣就一件,穿髒了捨不得換,出門一點體面都沒有。當時還住在村里,家裡連驢車都沒有,第一回到縣裡,我們是頂著風雪走去的。每天做幾十個包子賣,起特別早,賣完再回家,一文文的數錢,一文文的算成本,算著每天要賣出去多少個包子,才能把我的束脩攢夠。現在日子比從前好,可以請朋友們吃包子了。」

同桌吃飯的幾人,都知道謝岩休學的原因,再聽這一段往事,思來想去,只得一句:「你夫郎對你情深義重,難怪你常念著他。」

謝岩又擦擦眼睛,三兩口把手上的包子吃完,招呼他們趁熱吃。

「肉包子要趁熱吃才好吃。」

吃過飯,他們去上早課。

中午陸楊來送飯,做了三菜一湯,醬燒茄子、麻婆豆腐、竹筍燒肉,肉丸菌子湯。

大份菜,大盆湯,數量少,分量足。

食盒最下面,還有一盤驢打滾。

接連數日的好吃好喝,全府學的人都知道謝岩有個好夫郎了,見面都說羨慕。

家裡,順哥兒看了幾天,還是不懂陸楊這樣做的原因。

陸楊告訴他:「開書齋需要大成本,銀子之外,還要很長的時間來籌備。除非我是接手別家書齋,否則雕版到印刷,需要數月的籌備時間。而接手書齋,會讓我立刻變成窮鬼。

「賣書是這樣,成本高,利潤高,零散賣書卻很難快速回本,沒有一本大爆的書,就需要細水長流,慢慢回本。這個生意,是有錢人做的。我手裡的銀子,夠起家,卻熬不到回本。」

他已經跟乾爹說好了,讓他們在縣城準備一些雕版。這些是書齋必備的書籍,像啟蒙書、四書五經、詩集文集,遊記傳記,還有大熱話本,都要有一些。

籌備要半年左右,他正好要先送謝岩上考場,書齋也需要個時機。

開書齋,銀子兩頭花,籌備的銀子拿出去,鋪面的租子,以及刻印作坊需要的銀兩,就要緩一緩,這會把他的老底掏空。

所以這期間,他照顧好謝岩,把碼頭的生意穩步擴大就夠。

而且人脈是很重要的事,謝岩現在交好的人,都不是只會讀書的書生,他們會思考,會往實踐的方向去討論。結交他們,沒有壞處。

順哥兒聽他這樣算帳,把事情記下了。

清明有雨,陸楊看看天色,跟他說:」等天晴,我帶你去書齋逛逛。你看看他們有多少書,各自是什麼售價,心裡估摸一番,就能粗略算個帳了。」

順哥兒知道雕版,問過紙墨的價錢,能算個粗帳。再算算人工和損耗,把鋪面租子加進去。月盈餘、年盈餘粗粗算來,回本的事,需要幾年,明明白白。

這樣算,順哥兒就覺著開書齋好不划算。

陸楊笑道:「只靠小鋪子,我們來不了府城。」

第一次賣書掙的銀子,讓他們把山菌生意做起來了。第二次拿到的定金,讓他出手闊綽,謝岩的府城之行,他吃藥的銀子,以及各方面的人情往來,家裡的吃穿用度,提升了不止一點點。再到尾款送來,家裡置辦了那樣一份祖產,手裡還能有多的銀子,能到府城討生活。

長遠來看,書齋比一般小生意掙錢。

只是他需要合適的時機,能像《科舉答題手冊》那樣大掙一筆,度過最初的困難。

要麼就只能拆東補西,用一個生意,養另一個生意。拿錢置辦產業,再用產業來生錢,過一陣清苦日子。

陸楊說:「你熬熬性子,我讓你讀書識字,不是耗著你。我們不考科舉,卻要開智明理,越是大生意,越是跟聰明人打交道。你莽莽撞撞送過去,在別人看來,就是一隻笨鳥。」

順哥兒問:「為什麼不是笨豬?」

陸楊上下打量他,「太瘦了,笨豬不是誰都能當的。」

順哥兒鼓鼓勁兒,說:「當肥羊行不行?」

陸楊真要好好教他。

「笨鳥是說雛鳥,什麼都不懂。肥羊是被宰的。笨豬有個說法,叫扮豬吃老虎。你修煉修煉,以後可以做別人眼裡的『笨豬』,越是瞧不起你的人,越要栽大跟頭。」

順哥兒喜歡這個:「那我要當『笨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