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抓幾把干菌看看貨,才發現這是兩個竹筐拼出來的展示架。闊口方筐下,是蓋著蓋子的大方筐。
貨架之後的草蓆上,是紅紙貼出來的山水畫。連綿幾座山,蜿蜒一條路,路上許許多多的趕山人。這是西山豐收圖。
這個圖,是陸楊畫的。
他參考了陸家屯小屋院牆上的「全家福」,拿漿糊勾勒,粘紅紙做成。
漿糊彌補了他的手抖,某些部分因漿糊幹得快,沒貼全,正好營造出山霧朦朧的感覺。人物則類似剪紙人,細長一個條條,經不起細看。整體還不錯,足夠讓人驚艷。
另一面牆上則是謝岩的作品,全是菌子菜的圖,這些菜就跟擺到了牆上一樣,還按照席面的擺法,一圈小圖,圍著中間的主菜,很有看頭。
餘下則是一些貼在空位的小紙片,上面都是陸楊記錄下來的客人對各類菌子的誇讚。他自己還編了很多,為其署名為某某地的某某人留。
洪老五看過畫,就盯著這些小紙片瞧,看著看著,他的眉頭就皺起來了。
他在碼頭二十多年,來碼頭的大小商人他不說全知道,大半是有的。怎麼這上面的名字,他只認得一兩個?
洪老五指著署名「省城劉家」的紙條問:「這是哪家?做什麼生意的?」
人到了鋪子裡,黎峰就讓人把陸楊叫過來了。
洪老五指指,陸楊探頭看一眼,說:「不認得,這是我編的名字。上面只有幾個是真人誇讚,其他都是我編的。比如說那個寫著『運平府余家』的紙片,就是登高樓余老闆的誇讚。」
洪老五不由側目。運平府是個富饒城市,來這裡的游商,都說躺著都能撿錢。大批的貨物在碼頭中轉,被人南下北上的運輸,還有人轉道走陸路,往東西兩頭去。
府城不俏的貨,才好低價買了,到走俏的地方,轉手賣大錢。貨不愁賣,他們的心思就都在勾心鬥角上,這樣用心經營一家鋪面,大到門庭裝點,小到內里巧思的,整個集市走下來,只此一家。
黎峰趕在他開口之前搶話:「這是我夫郎的哥哥。」
洪老五的話被堵住,表情還愣了下,思緒繞個彎兒,皺眉說:「這不就是你的哥哥嗎?我聽前半段,還以為是你夫郎。」
黎峰:「……」
陸楊請洪老五坐下說話。
後院沒有茶室,這間鋪面的位置都物盡其用,灶屋裡做飯,灶屋裡吃。熱就在屋檐下擺小桌坐著吃。
因來送貨的兄弟多,屋裡做了大通鋪。另一間則是倉房。貨多的情況下,還要在附近租倉房用。
請洪老五坐下,還是到後院把吃飯的小桌搬過來,再拿了靠背椅,將就將就。
待客的環境不好,上的卻是好茶。烏平之送來了今年的新茶,陸楊拿了一斤到鋪子裡放著,有客商來談生意,就給人倒一杯茶。
碼頭的生意談得快,一般在攤子上就能說定。泡茶都要送到外頭,端到手上喝。通常是兩個夥計配合,一個人拎著茶壺,一個人端著托盤,等著出貨的功夫,茶水放溫了,客人喝了就走。
像今天這種情況少,陸楊說了兩句客套話,見洪老五看了黎峰幾眼,就不在這裡招呼,把兩個夥計叫到前面去守攤位,他去後院找順哥兒,讓黎峰有事支應一聲。
順哥兒在後院裡,隔著竹簾探頭探腦,見陸楊過來,他還擠眉弄眼的悄聲問:「是大客人嗎?」
陸楊說:「是碼頭的大管事。」
他帶順哥兒坐廊下,一人拿個蒲扇慢悠悠扇風。
順哥兒看他不去前面招呼,還好疑惑:「那你咋跟我一起坐這兒?」
陸楊以前不認得洪老五,這是黎峰的關係,還是靠捉賊的事搭上線的,他沒那麼容易接手。而且他不會常來碼頭鋪面,也沒必要接手。黎峰能應對,就讓黎峰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