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吶,他哥哥畫餅子的本事才是一流的。他要好好學著!
第162章 兩個「贅婿」
「東風」有時限。隔天一早, 他們分作兩頭出發。
陸楊先帶兩個弟弟到碼頭鋪面,黎峰去鏢局和車馬行轉轉。
一清早的,就有客商來看貨。
陸楊把鋪面收拾得好, 客商進店, 都連連點頭,說裡頭裝點得好。
談生意以陸楊為主,順哥兒會幫著清點貨物,他之前來過碼頭鋪面,對鋪子裡的事務熟悉, 陸柳則跟著陸楊學著。
菌子他熟悉,都知道價位, 聽聽哥哥怎麼說,後面再有客人來, 他跟著過去招呼。
雙子生的樣貌也讓客商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人跟兄弟之一說完話,轉頭又見一個,還懵了下, 再才發現這是兄弟兩個。
陸楊就帶他們一天。能去碼頭鋪面看貨的,都是想拿貨的,留客簡單。儘量往後壓一壓, 跟人說說季節的影響。
最好讓人預定貨物,這樣能有足夠的現貨應對猶豫的客商,用現貨當錘子, 一錘定音。不能就給現貨。說兩句場面話, 講漂亮點,比如說跟他投緣,調一批貨給他。
陸楊則拿著訂單, 再跟黎峰跑一趟鏢局和車馬行。在這裡談成送貨的生意後,就近跟在場的客商們賣賣山菌。
這裡說完,他倆再去民富路附近的酒樓客棧轉轉,繼續找客商賣菌子。
根據往年的情況,夏季來的客商都走得早,大集結束之後,待個三五天就走完了。只是歇腳而已。
他們要抓緊把貨物運出去,要掙秋冬兩季的銀子。
三五天的功夫,夠他們忙成小陀螺。
家中的早飯攤子沒空著,早上,陳桂枝趕著馬車去賣早飯。幌子掛出去,都認得招牌。
老顧客過來買包子喝湯,嘗嘗味道,發現還是那個味兒,找她一問,才知道這攤子是家庭作坊。
陳桂枝會說話,說這都是家裡人拿手的絕活,「擅長做魚湯的不烙餅子,烙餅子的不做包子,我們這些,分了三家才湊出這個數,你們儘管吃,沒有不好的!」
她都不用人幫忙,一個人就把攤子支起來了。讓王豐年夫夫倆和趙佩蘭幫著看孩子。
等回家了,她還要念叨念叨王豐年夫夫倆,說他們:「還是過來好吧,就說忙不過來。請個人多費事?我們幾個都能招呼齊全了!」
王豐年跟陸二保都樂呵呵說是。他倆來之前,沒想到會這樣忙。
趙佩蘭還想跟她一起去擺攤,怕她累著。
陳桂枝說:「你們三個都老實,看兩個孩子正好,多帶個人出去,就是孩子逗你們了。」
三個老實人:「……」
他們忙著,陸楊陸柳一天天不見人影,賀夫郎過來玩,都是跟長輩們說說話。
劉有理給他銀子,讓他出去買了鴨蛋和鹽,他醃製了很多鴨蛋。過陣子就能出去賣錢了。
日子有了盼頭,賀夫郎的臉色都好了,說話時有了精神,眼睛亮亮的。
陳桂枝問他:「打算去哪兒賣鴨蛋?」
賀夫郎說:「我買鴨蛋的時候問過掌柜的,他說他試試味道,合適的話,他就收了。」
鴨蛋大,比雞蛋貴一點,夏季不耐放,能有一文五、一文八一枚。做成鹹鴨蛋,價格翻倍。能有三文、三文五一枚。一般店裡賣,是四文錢、五文錢一枚。
陳桂枝讓他在手裡留點銀子,她不跟賀夫郎念叨劉有理的不是,而是說:「你過來陪讀,要照顧男人的吃喝住行,這哪一樣不用銀子?你手裡有點銅板,以後買蛋買鹽都方便,轉手就能掙到錢。你一次全給出去,下次再伸手要,你男人還說你不會過日子。其實你自己也苦。何必這樣?留一點本錢在手上,掙的銀子交出去就行了。」
賀夫郎還沒這樣幹過,他以前在家裡,也沒誰教他。他聽著有些怕,坐一邊想想,又覺著有道理。
他每回找男人說銀錢不夠的時候,男人就要發脾氣。他給男人銅板的時候,男人臉色就會好看一些。
他也不是拿來亂花,留個一串錢就行了。這些夠他買鴨蛋買鹽,再買點酒,數著日子,就能換出銀子。
賀夫郎說:「謝謝嬸子,我記住了!」
家人都忙,謝岩插不上手,只能好好學習,認真讀書。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