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楊說:「要是我以後能有一個非常非常非常大的生意,應該就跟大集一樣。名下生意多,貨品足,每個商號都有大掌柜,分開來各有名號,聚在一起就是靠山吃山。」
他也說了他的書齋,上回講過會留靜室看書。這次把年曆本拿來給洪楚看,說了他的計劃。
這本小書不知道會不會賣爆,但他想跟讀書點卯活動同時進行。
第一次來參加讀書點卯活動的書生,都會得贈一本當年的年曆本。他們從當天就可以開始記錄,寫下他們於哪年哪月,在書齋看了什麼書。又於哪年哪月,在書齋兌換了哪本書。
這既是年曆,也是他們走過的足跡,還是他們的「黃金屋」。
洪楚聽著有意思,「可惜離得遠,不然我每天來坐坐。我看書沒個樣子,一年到頭不記得看了什麼。」
陸楊擺手,直接給他說塞了兩本,笑道:「你用不著這個,我這是騙錢的。以前沒有年曆本,書生們還不是要讀書?這就是跟街上叫賣一樣,給它一個足夠亮眼的好處,讓客人們聽見了,就能幻想自己擁有後變得更好的樣子。比如說有了年曆本,他就知道他都看了什麼、學了什麼,一年下來可以知道自己虛度沒有。說漂亮點,這也叫光陰的痕跡。」
謝岩就不用,洪楚也不用。他們都喜歡看書,每天都會翻閱一二。舊書看常,好書多讀,不計較一時長短。
洪楚卻說這樣的記錄有意義,他做生意也有眼光,他說:「記錄款的年曆本會比每日三省的君子款好賣。君子款寫不了一本就沒意思了,天天都那樣。寫久了還會騙自己。記錄本好寫,也更容易獲得滿足感。」
陸楊聽著心裡有底了。他這次刻印的時候,也是記錄本多過君子本。
洪楚看他大大放鬆的樣子,不大理解,問道:「嗯?你不自信?」
陸楊往月亮門外瞧了眼,屋裡沒旁人了,他跟洪楚說:「你知道的,我以前就做過小生意,這次來府城,商號的菌子也是小生意做起來的,一開始就幾百斤的出貨。書齋可不一樣,我一次投入數百兩銀子,家底都要空了。有時候會想著,萬一沒辦好,前兩年都白幹了。」
他大多數時候是很自信的,因為利弊都看得出來,這件事也籌備得足夠久,萬事俱備。
如今謝岩是舉人,算他不要臉,他沾沾舉人老爺的光,只算衝著謝岩名頭來結交的人,他都虧不了本。但偶爾,就是偶爾,他會情緒低落一下子,心中忐忑。
陸楊說:「聽說這是懷孩子的原因,會胡思亂想很多事。」
洪楚點點頭,不知懂了沒懂,他說:「你巧思多,腦子活,肯琢磨,也膽大敢嘗試,這沒什麼不好的。府城的銀子好掙。有句話叫東邊不亮西邊亮。我看你這裡不錯,有機會要把周邊的鋪子連著買下幾間。
「府城的書生就跟運河的水一樣,來來去去,總不見少。你能做寒門學子、農家子的生意,就抓住了大批的學子。你上次說你夫君很愛寫文章,你讓他挑一些出來,你隔一陣子就拿一些到鋪子裡去。他現在是舉人老爺,來年就是進士大人,是謝大人,多得是人想看。名聲在外,掙錢是必然的。」
說完,洪楚話鋒一轉,道:「我就不敢大膽了,很多東西都不敢碰。」
陸楊跟他互相寬慰,「我這小家小業的,就是要折騰、要鑽營,要是家業大了,我可能就不敢了。家業大,賠的多,我想一想都心疼。步子就邁不開了。」
洪楚已經捏著一份大家業了,他告訴陸楊:「到時不僅僅是當權者膽小,還有不想改變的人太多,他們會想盡千方百計阻撓你。那麼多反對的聲音衝過來,想想都怕了。」
陸楊聽他連說「不敢」「怕了」,知道他最近的處境不如表面風光,他說:「快了,等烏少爺回來,我一定問問。」
洪楚搖頭。他不急,他沒有把性命前程交給別人定奪的習慣。也沒誰一句話就能讓他改變。他聽不聽,都要去做一些事情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