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魚書逆夜下下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皇上離我很近。此時看見我這副神情,他有些發愣,眼圈也泛起微紅。

「我不生氣,只是有些委屈,」我平復心情,略有艱難地發聲,「但,委屈之外,我也提心弔膽。我不是貪這高位,只是,我為陛下鞍前馬後十年,一時離去,實在不能放心。」

「我明白。」

我勉強牽唇笑了笑,便聽那邊又道:「你受的委屈,我會一一為你平復。如今,便從平反冤案,還你官位開始罷。」

第三十章 逆夜.那官印本官只是寄存在大人處(2)

回到宮中時,朝廷重臣都已聚齊。他們在議事廳里列著,為首的自然是王太師,其中又不甚明顯地分了兩撥。我略略掃了一眼,心情又舒暢些許——站在我這邊的人,比先前多多了。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陸問領不了禁衛軍。不止陸問,朝中能辦到的沒有幾個。當今厲害的武將大多領兵在各地駐守,能任京官的實在不多。原先我爹在禁衛軍里的親信倒是有幾個資歷老的,可以獨當一面。可我爹看人的眼光毒,這些人大多忠心耿耿,不願給王太師做走狗。我失勢之後,他們皆受到排擠,失去實權,唯有陸問當了牆頭草。陸問此人在軍中無功無過,從前勉強算是我爹的得力手下。其實論心機深重,他倒談不上,只是平素就總任人揉捏,到了緊要關頭,骨頭一軟便倒戈了。

然而,既沒有極大的威望,又沒有過硬的手段,也沒有能人老將輔佐,他想執掌這十幾萬大軍,簡直自不量力。從前禁衛軍沒得選,如今我東山再起,軍心所向自然一清二楚。所以這官位,實非皇上還我。

而是我自己流血流汗,倒下又拼命爬起,一步步掙來的。

我朝著他們昂起了頭。

都說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王修廉看我重又全須全尾地站在他面前,難免憋氣。他面上無甚表情,只一雙眼死盯著我,恨不得從其中射出兩支箭來。我本來心中也是憤憤然,看到他這副模樣,立馬就舒坦了。

皇上、我和秦信一行人到了廳前,眾臣皆跪拜皇上,而後還有些人拜了陸問。最後,大部分人也對我和秦信作揖,叫了聲「蕭大人、秦大人」。我與秦信還禮,卻只是作揖,並未拜見王修廉。

皇上就座,眾人列齊。

「如眾位愛卿所見,蕭大人和秦大人已從桓州返京。蕭大人行刺桓王,受到通緝。依朕看,先前的叛國的罪名可以平反。眾位大人怎麼說?」他開門見山,緩緩說道。

「回稟皇上,」吏部尚書率先開了口,「臣以為,蕭大人孤身入桓王行宮行刺,卻能全身而退,實在是驍勇,值得嘉獎。」

這話一出我就知道他沒安好心。我沒有發作,朝他拱了拱手:「林大人謬讚。」

果然,我話音剛落,旁邊的禮部侍郎便接上:「只是下官不解,蕭大人是如何做到的?」

「說來難,也不難,」我如實答他,「我探到五王爺客游東寧,便用計在宮外將他挾持,對他用毒,脅迫他助我入宮。進入行宮後,我又在五王爺的襄助下得見桓王,實行刺殺。只可惜當時時間緊迫,我未刺中要害,匆匆逃出,保全了性命,卻未除叛賊。」

「哦?」禮部侍郎接上這話,「偌大行宮,怎麼我聽著,大人倒似出入自如似的。」

「是啊,」吏部尚書轉向皇上,「依臣看,此事並不簡單,」說罷,他又朝王太師道,「王大人意下如何?」

王修廉這才不緊不慢地清了清嗓子,朝皇上作揖:「臣以為,此事蹊蹺,還請陛下三思。上次我們輕信蕭大人所言,錯失良機,才造成當下的局面。如今,蕭大人孤身犯險,分毫未傷便罷了,也不曾取得叛王性命,誰也難保這不是蕭大人和叛王演的一場苦肉計。退一步說,即便蕭大人真被冤枉,事關重大,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只好委屈大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