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魚書逆夜下下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抬頭,手指從他微紅的面頰划過,低聲答了句:「好。」

如慕恆所料,我們在四日後抵達了汝城。這汝城地小兵稀,又無險可守,很快便被我們拿下。

攻下汝城後,我們沒再慶祝,只是在城外駐紮半日,重新置辦補給。大軍休整之時,我們數十個統帥在一起,整整談了兩個時辰。因為之後的路,絕不會像如今這般輕鬆。

接下來,軍隊將繼續西去,前往鵲關。從這裡到鵲關要十日左右,中間路過長山驛休整補給。鵲關是胤京的東關口,因前朝文人一句「鵲望之而返」得名。這話是說,這座關卡在山川之間,易守難攻,鳥兒都飛不進去一隻。

當然,這話是因為文人普遍大驚小怪。我要是這文人詩里的那個鵲兒,一定啄瞎他的狗眼——西有巍巍蒼嶺,東有矗矗桓峰,哪處山間不是鴉鵲成群,這麼挫的幾座破山就說老子飛不過去,你當老子是母雞?

總之,鵲關之險不在山高路狹,而是在於這地方是個兩端收緊的口袋形,中間止有一條路穿過。你進去的時候,別人守著一個狹窄的口兒使勁兒打你,好不容易破入,抵達一片平坦的谷地,人家躲在兩面的山上埋伏你,還反手一切你的糧路,屆時糧草斷絕,兵疲馬乏,還有四面埋伏,搞不好活生生地就被困死在裡頭,千辛萬苦突破了重圍,剛走兩步地勢復又收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又被堵著揍。相當被動。所以這關,鵲兒進去還是很容易的,能不能出來就難說了。假使它真望之而返,也是怕進去被圍住摁著揍。

行軍五日後,我們在長山驛扎了營,遙遙望著鵲關。當前的處境一如這隻詩人筆下的鳥兒。可惜我們望之而不能返。

不過,天下沒有破不了的陣和過不去的關,我設想的這些是將領非常愚蠢或者點兒比較背的時候才會遇上的狀況,我領的這些老將和慕恆的水平,還不至於中這種招。況且我軍這一路有戰必勝,一路輕易得勝下來,正值士氣高漲之時。再加上我們分三路入京,禁軍也得分三路應對,還得留一小半守住皇城,所以再怎麼著,我們人數上也會占優勢。所以,這一仗註定會難打,但也註定能得勝。

我們又行軍兩日,聽聞那邊號稱有十萬大軍在鵲關圍堵。這種虛報人數的把戲實在太常見,我聽了,當場就對外說我們有二十萬。

又下達命令:禁衛軍本是一家,如有降者,絕不視作戰俘,和我麾下的這些將士平起平坐。

此戰將是我們第一次遇上本部禁衛軍。都是我父親一手培養的軍隊,如今要兵戈相見,不禁讓人有種手足相殘的淒涼之感。我很珍惜這支兵,直到開打之前,還私心盼著他們少死傷,多投降。

這麼一想,柳相說我婦人之仁,未必不是實話。但這跟我是女兒身毫無關係,全因我年輕。我雖然也殺慣了人,見多了血,但還沒到能真視人命如草芥的程度。一來是因為我重感情,二來,背靠我爹這棵大樹,我做到風光無兩的東宮侍衛總提領,卻不曾有過重大取捨和明爭暗鬥,後來更是仗著自己位高權重我行我素。所以,比之同樣年輕,卻靠自己上到高位的那些人,我要心軟得多,也沒嘗過無奈的滋味。自老頭子去後,我方體會到人在高處,身不由己。

想到要過這樣的一生,總歸是有些難過。

當然,身為統帥,這種矯情的心思多隻一閃而過,因為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沒工夫自憐自艾。我們整了一次兵,把即將要用的陣型又重新練了兩遍,各部將領全都緊繃著一根筋,待到萬無一失之時才領兵上了路,雄赳赳氣昂昂地朝鵲關前進。

第三十九章 逆夜.迷魂之陣(1)

從長山驛到鵲關,一路非常平靜。想必得知洙陽汝城二邑失守之後,那邊放棄了東行守城的打算,而把籌碼都押在了鵲關。蓄力一擊,這是高明的決定。

果然,才到鵲山山口,便見那邊無數旌旗飄揚,一望無際,打眼看來很是壯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