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假千金太嬌氣?種田經商捲起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別人可以上別家作坊去拖貨,咱們楓林村又有何優勢保住這訂單?

周家作坊小有名氣的酒,在縣城也只出到了五十文。

楓林村的酒,府城派專人來拖貨,在自家作坊點貨、收錢,一百文。

這麼好的酒價,若自家不思維護,將來出了什麼亂子,顧家也無能為力了。

那些個精明老頭自然會打算盤,當下很是慎重商量應對之策,也給自己介入作坊提供了一個更合理的理由。

按一個月出一千斤酒來算,就是一百兩銀子。

聽說一百斤玉米,出度數低些的酒能出到六十斤,出度數高些的酒能出到四十斤。

他們往各村去收老玉米能收到五文。

這個價比糧行還高一些,還是自己去拖,村里人家肯定願意出貨給他們。

按出酒五十斤來算,一千斤酒得要兩千斤玉米,也就是十兩銀子。

再加上作坊里各項成本和投入的分攤,對半賺是很容易的。

現在也不好算出具體成本,但是對半賺,一個月五十兩的作坊紅利,與顧家平分,也還能分到二十五兩。

眼下八月,離過年還有四個月,到時手握百兩銀子的公帳,可以多買幾頭豬,給村里每戶人家都分上幾塊肉,再分幾隻雞,過一個豐盛年。

當然這是按一個月出一千斤來算的,若出了兩千斤呢?

顧北亭說,人家府城鋪子做大生意的,一個月能出三千斤才夠。

這是柳君逸做的預設。

他這次回去,要先開一家酒樓、一家糕點鋪子,糕點鋪子記在顧豐氏名下,酒樓記在顧佳琪名下。

他們要趕新年生意,一個月只出一千酒顯然不夠。

純酒也要囤,囤得更清悠香醇綿長、口感更佳,到時桂花酒和梅花酒也需要時間。

因而,從楓林村作坊出貨到他們在府城賣貨,可不是一兩個月的事兒。

一百文的價,囤兩萬斤酒,收貨成本就是兩千兩,這個是必須提前投入的。

好在作坊出貨也要等下個月底甚至是十月中旬了。

柳君逸有開酒樓經驗,動作起來很快,下個月就能投入經營。

有顧佳琪給他的十個食方,加上招請的廚子自己的手藝,能先積攢囤酒的本錢。

糕點鋪子不需要大,顧佳琪也寫了十個糕點方子,下個月也能經營起來。

這兩鋪都是最容易操作且資金流動快、折現快的生意。

等桂花酒和梅花酒能賣時。

自家酒樓,柳君逸這三年陸續在外悄悄開的酒樓甚至還有柳家的酒莊,都可以供貨。

他們不愁酒賣不出去,現在只需要村里作坊能穩定出酒。

一百文,於村子裡是大利。於他們,是拿得出的本錢。

入冬之前兩萬斤純酒,就是他們村里作坊接下來的奮鬥目標了。

有了這樣明確的訂單,村里可沒空閒多想別的。

這兩天,顧佳琪也將釀酒方法與爹和大哥細細說了又說,到時候還得他們去教手藝,好歹先釀出一鍋酒來。

她自己是不能直接出面的。

大哥借用了縣學友人的家裡……釀酒這樣的理由,豈能最後牽扯到她身上?

一家人早在心裡默默釀過無數遍了,只等裝備到了、作坊建了,各道工序實際走起來。

而接下來幾天,自家這邊不建釀酒作坊了,直接改成紅薯粉作坊還有小庫房,也要加緊建起來了。

中秋之後秋風漸涼,天氣依然晴朗,正是收糧好時節。

顧家只有兩畝良田、兩畝山地,收糧不差這幾天。

顧北亭要回縣學了,只是家裡忙,妹妹的抄書還差著點兒,便沒急著回縣學去。

父子四個又喊來林雲山幫忙,將西廂雜屋全部扒拉掉,顧岳祥又趕著驢車去拖了磚頭、木料、泥沙等建屋材料回來。

又在村里請了正經的工匠隊伍一共六人,過來量地挖地基,準備建個兩層屋子。

第57章 她不能冒險

顧家原來家底我薄,只有上房兩間加廚房。

東廂三間,顧北亭一間、顧北彥和顧北誠合住一間,原來顧蓮芳現在顧佳琪住了一間。

西廂兩間雜屋加一小塊空地放著農具雜物什麼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