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薊州之日, 梁儼讓崔弦給自己備下郡王儀仗,紫蓋羅幔,香車寶馬, 華麗非常。
車中坐的卻不是梁儼,而是豐羽書, 廣陵十八衛之一。
自北離騎兵偷襲後,一百禁軍護衛只剩下十八人。
這十八人對梁儼不離不棄,在生死攸關,身受重傷時依舊將梁儼護在中央, 梁儼看重其忠勇, 收作親兵,封廣陵十八衛。
十八衛自然欣喜,欣然領命。
節度使的親衛, 舉重若輕,更何況這位節度使還是郡王殿下,他們的前途一片光明。
梁儼和蕭勉脫下錦袍, 換上了布衣,混在送行的人群中。
「殿…公子,我們快走吧, 要趕在阿羽他們前面抵達薊州。」
梁儼點了下頭, 與蕭勉騎上大馬, 繞道奔向薊州。
車隊緩慢, 要行兩日半才能到薊州城, 梁蕭二人打馬,若趕得急,一日半就能到薊州城。
兩人奔襲一日,抵達了薊州下屬的一個小縣城。
來到客棧住宿, 蕭勉剛想吩咐小二送些好飯菜到房間,卻見殿下坐到了大廳之中。
「傻愣著幹嘛,坐下吃飯。」梁儼拍了拍身邊的木凳子。
蕭勉應聲坐到梁儼旁邊,小二殷勤地上來點菜,梁儼詢問蕭勉想吃什麼,蕭勉受寵若驚,連說都好。
梁儼利索地點了四菜一湯。
蕭勉皺眉,殿下金錢之軀,一餐怎能只佐四盤,於是附身小聲道,「公子,您是金枝玉葉,我們現在也不急著趕路,您怎麼能如此簡樸,再點些菜蔬肉食吧,別委屈了自己。」
梁儼撐著頭,笑道:「孟升誒,這裡不是玉京,收收你的做派。一餐一飯,來之不易,我們不過兩人,四菜一湯足矣,莫要鋪張。」
蕭勉悶悶答了聲「是」。
這個世界的生產力遠不及梁儼長大的世界,他為了碧瀾島的農民親自上門找段曉要耕牛農具,去田裡看播種,秋收時親自盯稅。
他沾過春泥,嚼過秋穗。
收稅時,他看過百姓哀求哭泣的面龐。
他知道這個世界的農民和小老百姓有多不容易。
民生之多艱,能吃飽穿暖不打仗便是盛世。
可惜,沒有盛世。
梁儼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皇帝自然也知道,當年他廢太子一脈為庶人便是懲罰,既彰顯自己仁德,又能讓他們自生自滅。
嬌生慣養的天潢貴胄哪裡吃得了庶民之苦,只有死的份兒。
可惜,他來了。
也不知道十五歲的廣陵王到底做了什麼,才能把他從那個世界帶到大燕。
「你們聽說沒,那新節度使要到咱們薊州上任了,那官道掃得利利索索的,看來來頭不小。」
「知道,聽說是陛下的孫子,廣陵王。」
「關咱們什麼事兒,管他什麼王,咱們還是溫書為上,莫誤了秋日的鄉試。」
「怎麼不關咱們的事?咱們讀書不就是為了做官麼,若考上舉人,咱們也許就要到那位殿下手裡謀差事。」
「他們天潢貴胄的,整日吃香喝辣,哪裡會打仗,不過是來添亂。皇帝的孫子又如何,還不是個毛頭小子,他能做什麼?」
「就是,皇帝也就那樣,他孫子還能是什麼好鳥?」
隔著兩桌,蕭勉一邊吃飯,一邊聽那些小民議論,聽得眼睛直冒火,小聲對梁儼道:「公子,北地偏遠,這些小民竟敢在此非議陛下和殿下,臣…要不我去教訓他們一頓。」
「不必。」梁儼嘴角含笑,夾了一塊肉放到他碗裡,「你吃你的。」
「可不是,如今朝中權貴當道,那些世家大族就知道吞咱們的田,皇帝老兒在玉京不知道,咱們還不知道麼?去年收成不好,北離人沒吃的過冬就來搶邊境的百姓,嘖嘖嘖,誰承想咱們大燕百姓也沒的吃。」
「哎,稅賦一年比一年重,大戶兼併,連片阡陌,小民無立錐之地,只能成為佃戶和流民。可笑可笑,我讀了十載聖賢書,那應試考的也不是策賦,而是頌聖詩,定要寫那河清海晏,歌舞昇平。陛下終究是老了,愈發昏聵……」
「住嘴!」蕭勉將筷子一拍,發出一聲怒吼,「你們有幾條命在這裡口出狂言,陛下是聖君,不容爾等污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