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之所以是太子,不只因為他是名正言順的順位繼承人,也因為他真正擁有了權力,一旦站在這個位置上,除非是犯了什麼大錯,輕易絕不會被拉下來。
自古以來,回看大朝數百年歷史記載中,只有一次太子被廢,而當時的那位太子所作所為,可比如今的華應飛厲害的太多。
換句話說,若那人不是太子,只是個皇子,又或者只是普通權貴人家子弟,怕就不是被廢這麼簡單的了。
老皇帝還是被華應飛氣的太狠了,才會衝動之下說了這番話,可他是皇帝,他就算有錯也絕不會認。
於是,他又一次決定,先把火撒到華譽身上去。
「你到底有何證據證明周虎已叛變,若你敢騙朕,今年年末就去蠻夷和親吧。」
老皇帝早就有了打算,想送個公主去蠻夷和親,這些吃著天下百姓供養,又拿不出任何實際作用的公主,唯一能做的,恐怕也只有去和親。
用她自己,換大朝邊關的百年安穩。
他一直沒行動,不是因為捨不得自己這些女兒,而是因為不想。
與其指望靠聯姻來停止戰亂,不如去指望蠻夷集體吃了有毒的草,一覺醒來全族暴斃,這樣概率更大一點,也更合理。
大朝延續至今已過了數百年,歷代皇權交替,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向蠻夷主動低過頭的。
哪怕期間甚至被蠻夷打到了家門口,當時的皇帝也沒想過要認輸投降。
繼承了祖上的基業,坐上了這個位子,被天下萬民敬仰,就該履行自己的職責,保護大朝百姓的安危。
「父皇放心,如若沒有確切的證據,兒臣也不敢隨便願望虎將軍。」
華譽像個無關緊要的旁觀者,親眼目睹這一場難得的君臣失和戲碼,結果卻又一次引火上身。
好在她有備而來。
從最開始她就知道,兵權之事事關重大,不是她輕飄飄的三言兩語就能攥在手裡,不過沒關係。
這只是預料中最好的結果,最壞的打算,早在十幾年前她們就做好了。
老皇帝這次是真的被氣狠了,華應飛也是個沒眼力見的,平常那股子機靈勁都不知道藏哪去了,非要趕在這時候,正在老皇帝氣頭上的時候唱反調。
沒辦法,他不唱反調不行啊。
萬一老皇帝真的一時衝動,下了命令讓他去,那秦不棄怎麼辦?
他昨天晚上等了一夜都沒等到,現在說讓他迴鑾城就迴鑾城,不抗命不行啊。
真要去了,沒命的還是他。
而且,這次說不定他還會死在外面,屍體光是運回去都得在路上耽擱大半月,回去以後人都臭了,還沒下葬。
隨便吧,想怎樣都可以,反正他從來也沒想要得到什麼。
「父皇,今日沒外人在場,兒臣跟您說句真心話,之後不管您是要打要罰,兒臣都認了。」
「兒臣不想做太子,不想當皇帝,從來都不想。」
「如若父皇想讓兒臣做,兒臣必不會讓父皇失望,可兒臣心裡不願,今日說出來也只是希望父皇能知曉兒臣心意,至於父皇讓兒臣所做之事,兒臣都會盡力去做。」
這麼多年憋在心裡想說的話,華應飛以為自己等不到這天,他積攢了十幾年,終於能在這時候說出來,可話一出口,又沒剩下多少。
可能時間太久,把他的話全都消磨了個乾淨,說不定再過上幾年,他真的嘗到了權利帶來的滋味。
肚子裡的那些話呀,就永遠也不會有說出來的機會了。
可一切發生的就是如此巧合,順從了多年的華應飛,偏偏此刻在心裡生出了抗旨的勇氣。
殿內霎時有些安靜,沒人知道他為什麼突然就換了副樣子,就連華譽也被他這番話給弄懵了好一會,猶豫著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父皇,今日之所言句句是兒臣的肺腑之言,兒臣絕無頂撞父皇之意,也絕對不敢抗旨不遵,兒臣也有自己的不得已而為之,還望父皇能通融一二。」
「這次,兒臣真的不能去。」
等了許久沒人說話,還是華應飛自己等的心急,復又開了口。
他能去,他聽話的很,讓他去哪他就去哪,但現在不行,他還有急事。
華譽心裡有個八九不離十的大致猜測,但畢竟沒能親眼見過,以她謹慎的性格而言,暫時還不打算插手。
只要不出頭,就不會被爆頭。<="<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