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太子有意求娶大盛嫡公主端惠,而聖上為兩國久安計,也欲促成這樁親
南詔太子有意求娶大盛嫡公主端惠,而聖上為兩國久安計,也欲促成這樁親事。
不日,聖上便降旨,令端惠攜太子共游大興城,領略京中風物。
端惠與世家貴女不同,對此等閒趣也只是一知半解,奈何聖旨已下,她便是再不耐,也只得臨時使人去尋訪了大興各處盛景雅處,默記於心,好引了南詔太子去一一遊覽。
朱雀大街乃大興中軸主路,兩側各色商鋪鱗次櫛比,其中頂熱鬧繁華之處矗立著一座茶樓,名曰摘月。
樓中語笑喧譁,卻仍難掩其間脫俗雅致,此時不過暮春,樓中高處已掛起了夏日用的風簾,和煦春風偶然掠過,帶動竹簾微動,露出簾後影影綽綽的文人騷客與才子佳人,自成一派風雅。
樓高五層,若夜間坐於最高處觀景,便覺漫天星輝流轉,似流螢忽明忽暗閃爍環繞身側。夜幕低垂,飛檐接天,推開窗似可伸手摘月,因此得名。
端惠昨日帶太子去了梨園看戲,今日便領他到摘月樓吃茶聽書。端惠於二樓包了個雅間,命人呈上樓中的特色茶點。
糕點上桌,端惠便笑著介紹:「太子抵京多日,卻還未曾帶太子領略過京中風味,實在是端惠失禮。這摘月樓的茶點乃我京中一絕,雖不比宮中御膳,但也別有一番滋味,還請殿下品鑑。」
南詔太子一看,只見桂花糕竟真被雕成了桂花形狀,點點嫩黃花蕊根根分明,置於葉狀的碧玉盤中,倒真像是綠葉上綴著的一串桂花;桃花酥外皮金黃酥軟,盛在牡丹雕花紅玉盤中,紅金相映,煞是好看;棗糕切成方塊碼在水波紋白玉盤中,細碎的紅棗嵌於其上,拼成連綿不絕的萬福紋。
他心下不屑,大盛果然盡於此等文人風雅之事上花費些細緻心思,各類糕點玲瓏精巧不說,便是擺盤也規矩繁多,自與南詔不同。
樓下說書人醒木一拍,滔滔不絕:
「今日不說王侯將相,不說諸國紛爭,且聽我來說一則琅琊的民間傳說。話說五國爭雄時期,齊國天花肆虐,白骨累累。是夜月掩金星,有一神女降世,不忍見黎民受苦,割血救生,普渡世人。飲過神血之人,均大病得愈,此後身強體健,諸邪不侵……」
「世人慣會將神佛宣揚得仁愛慈善,又是神女放血救生,又是佛祖割肉飼鷹。」太子轉了轉手中瓷盞,垂眸凝視著杯中的青綠茶葉起起伏伏,「其實神佛受香火供奉,才會護佑世人平安;而言語間稍有得罪冒犯,神佛降罪於世的也不在少數。更有人因經年久旱砸了龍王廟,災禍橫行砸了土地廟。神不愛人,人不敬神,本質上只是一場交易罷了。」
端惠強壓下心中不耐,蹙眉道:「殿下此言既太過絕對,又混淆了因果。人有德不配位,神仙亦是如此。女媧補天,觀音救世,先有這些神佛捨身為人,才得了萬民景仰供奉。」
二人各執己見,忽聽得樓內一陣喧譁,小廝匆匆來報:「不好了,茶樓走了水,二位殿下快快離開,以免傷及貴體。」
南詔太子急忙起身,率先奪門而出,正欲下樓,卻見大火已順著樓梯蔓延而上,鼻端滿是燒焦木材的嗆人氣味,燎得他一陣胸悶,不得已又返回屋內。
卻見端惠已然推開窗,凝眉讓道:「事態緊急,太子殿下先走,委屈您跳窗脫身。」此處僅是二樓,太子又有功夫傍身,提氣從窗戶躍出,穩穩落在地面。
南詔與大盛的邦交本就危如累卵,這位太子若是在大盛境內出了什麼事,只怕兩國立時就得翻臉。端惠見他安然脫險,心下略松,一左一右各拎了個小廝,也從窗間跳下。
她一把扯下腰間令牌,塞於太子手中:「茶樓中尚有我朝子民身陷險境,恕端惠失禮,留在此處救援。煩請殿下執我的令牌,調巡防營過來救火。」
南詔太子應允,即刻持節而去。
火勢蔓延得極快,滾滾黑煙從樓上升起。端惠將內力集于丹田,振聲大喊:
「我乃大盛公主端惠,諸位莫要慌亂,聽我號令,我定會護爾等周全!二層樓梯已被燒毀,千萬莫要下樓,退至窗邊暫避!如有剩餘茶水,用其淋濕手帕,掩住口鼻,以免吸入煙塵!」
火是從廚房燒起來的,起火點正上方的包間已經快被大火吞沒,兩名男子趴在窗邊,嚇得涕泗橫流:「公主救命!」
端惠提氣縱身躍上屋檐,從窗戶將兩人接出,帶著他們落回地面。兩人死裡逃生,腿軟不已,一下子癱坐在地,大口吸氣,對望一眼,雙方眼中均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
她率先救援火勢最大之處,又搶下幾人後,巡防營終於趕到了。
數隻水龍一一立起,嘶鳴間一股股水柱落入火中,火勢隨之瞬間得到遏制。十幾座雲梯也早已架好,將士們穩住梯子,接百姓們撤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