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級抽卡,污染物為我狂賺十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晏遷只知道有因為病床缺位或者無法治療該病才拒收的,這種把「缺乏醫療保險記錄」當做拒絕理由的他也是頭一次聽說。

難怪原身的女兒轉院還需要李博士幫忙才行。

還有這個什麼陽光計劃,感覺也沒那麼簡單。大醫院手術費昂貴,可愛德診所也不是做慈善的,怎麼可能完全免費為杜豐治病。

雖然這個世界有改裝義肢熱潮,但義肢安裝也伴隨一定的副作用,有機率出現神經排異反應,需要靠吃藥控制。就像李博士說的,義肢還會被黑客控制,到時候怕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相比之下,他覺得還是原裝的更誘人。

義肢的費是普通人都負擔不起的,更別提這種能使人再生雙腿的藥物。除非……這種藥物還沒大面積推廣,甚至有可能還在實驗階段。

晏遷突然想起什麼,立即打開系統光屏,找出之前獲得的信息碎片。

【碎片1】這裡是高科技的世界,機械接替人工,新能源開發,鑄就鋼與鐵的城市森林,是當權者操弄權柄與金錢的理想國。然而賽博冷雨之下,掩蓋了永生與畸變的秘密。

【碎片2】「愛德診所位於濰坊大街107號,與高昂醫藥費的醫院相比這裡簡直是窮人的天堂,病人再也不用擔心內臟會在手術中被偷偷摘除,還能獲得免費的抑制污染的膠囊……」

這個愛德診所真的會是「窮人的天堂」嗎?

他繼續瀏覽剩下資料:

既往史:「無重大疾病史,無手術史,無藥物過敏史。」

個人史:「無菸酒習慣,職業為市政清潔工,已婚,有一子。」

病例報告到這裡結束。

下面還有一份術後觀察報告。

【術後觀察報告】

實驗方法選擇:手術過程中將基因藥注射到患者雙腿截肢部位的周圍組織中。

監測方法:每日進行臨床觀察,記錄再生情況。每三天進行一次影像學檢查評估再生組織的生長情況,每周進行一次生化檢測,評估藥物的代謝和副作用。

第一天觀察記錄:「注射後12小時,患者體溫明顯升高,出現低燒情況,雙腿處有撕裂疼痛感,注射抗生素和止痛劑後有明顯好轉,手術部位暫時未發現組織生長痕跡。」——3034/07/15

第二天觀察記錄:「注射後26小時,患者體溫再次升高,嘔吐後陷入昏迷,採用物理降溫方式,並加大抗生素劑量,兩小時後體溫恢復正常,患者甦醒,要求進食。」——3034/07/16

第三天觀察記錄:「注射後50小時,影像學檢查初步現實截肢處有新生組織生長。疼痛反應減弱,輕度炎症反應,肝腎功能正常。嗜睡,應該是身體技能觸發的保護機制,屬正常情況。繼續注射抗生素和服用抑制膠囊。」——3034/07/17

備註:患者性情溫和,但要注意請勿在其沉睡時踏入他的病床區。藍色窗簾拉上則代表他已經入睡(22:00——14:00),需要用藥的時間自動順延到患者甦醒後。

這三天的觀察記錄大體看上去沒什麼奇怪的地方,卻讓晏遷莫名想起原身筆記缺失的部分。

他從凹槽處取出筆記本,再次進行對比,果然缺少的恰好是15號到17號這三天的內容。二者之間會有關係嗎?

他看完所有資料也沒有找到陽光計劃的詳細內容,而方辰也沒有告知他這些,是原身本來就知道,還是說他權限不夠無權知曉。

腦海中太多線索是散的,晏遷重新整理了一下可疑點。

第一,殺死原身的重大嫌疑人是方辰,二者存在競爭關係,殺手吳文在尋找的那樣東西是方辰的把柄嗎?吳文是否是診所的病人?

第二,病人是否真的信服方辰,還是採用別的手段,原身日記里描述的「不敬畏生命的人」是指的方辰嗎?

第三,方辰提議李博士將杜豐轉給他,目的存疑。陽光計劃是什麼?與原身缺失的筆記是否有關聯?

晏遷思索片刻,這一切的突破口也許就是杜豐。如果方辰真的有問題,那麼讓他接診杜豐這件事肯定也不單純。

他看了眼時間,現在是上午11:30,還沒到杜豐醒來的時間,暫時還是先按兵不動。

敲門聲響起。

晏遷將筆記再次收好,「進。」

方辰走進來,手裡還拿著一樣東西,「這是博士讓我拿給你的藥膏,早晚各擦一次,保證一周之後傷口光潔如初。」

他把藥膏放在桌面,隨後打量起晏遷辦公室,「你這裡太單調了,冷冰冰的,患者容易緊張,放盆綠植多好。」

在現代的時候朋友也曾經建議他養了一些小動物或者植物,給家裡添點生機,別一天死氣沉沉的,至少回家可以被這些小可愛治癒。晏遷聽勸,當天就在回家路上撿了一隻小黑貓養起來。

他的工作除了本職當大學教授,偶爾需要出差去別的殯儀館幫忙,忙起來就不著家,把小黑貓餓的嗷嗷叫。為了防止這種事情再次發生,晏遷斥重資買了一系列智能遙控的投餵設備能夠遠程放飯放水,還專門拜託周圍的阿飄去家裡陪它玩。

直到某次朋友來家裡,看見小黑貓和空氣捉迷藏,好奇問了一嘴,「它在幹嘛?」

晏遷告訴他,阿飄在陪它玩。然後,好友就把小黑貓接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