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玻璃濕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每個人生活方式不一樣,沒什麼好對不起的。」

至少一個星期以來,總算有人和李思央講話了。

李思央把手機放回口袋裡,說:「我去聯繫班裡的其他同學,有消息了就聯繫你。」

Ollie點點頭,對李思央說了一聲謝謝,就轉身沿著湖邊走了。

他們的小組作業是完成一組有地標意義的雕塑,隊友還差至少一個人。

李思央去找了一個平常也不怎麼和其他同學同行的女生Ava,打算和她一起回工作室討論。

*

工作室里常年有人在,今天他們去,又遇上在用電焊的學生。

走到樓梯轉角的位置,李思央忽然發現底樓靠落地窗的位置清空了一面,全都擺上新的桌椅,還加裝了百葉簾用來隔離視線。

那一片不算什麼好地方,做雕塑的人要出去搬泥,經常來來回回經過,地板也總是很髒。

李思央收回視線,走到自己的工位前。

巧的是這次一起做作業的三個人位置正好挨在一起,很方便他們討論。

「你們有什麼想法嗎?」Ava把自己的椅子拖過來,還抱了一台筆電。

李思央和Ollie對視一眼,他先說:「我之前有想過。」

李思央打開自己的電腦,點出一個設計草圖。

「首先我覺得,如果是想要在作業里拿高分的話,那我們可能要選一個更好展現我們的設計概念的場景。」

「所以我選了一座公園。在那個公園裡能拍到很純淨的星空,我想如果是給它做一個有標誌性的雕塑,應該也可以和這個特點結合。」

「如果從拍攝星空的概念入手,我覺得大概可以是這麼幾個方向:第一個是模仿延時拍攝能拍出的星軌,做一個不閉合的圓環的設計,第二個是專門給大家合影打卡用的,我先畫了兩份設計稿,第三個的話,我暫時的想法是作為景觀的一環,比如說用厚度很高的二維線條來表現三維立體,做一個視覺上和物理上的過渡效果,而且我覺得還可以和星空這個概念有關,比如在這些孔隙里添加合適的燈盞。不過它們可能需要一些整體性,所以我簡單調整了一下風格,讓它們稍微統一一些。」

「比如這一份和這一份,是從』城市裡的觀星台』這個角度入手統一了風格,重點在與家人朋友的閒暇時光,而這一份是從』觸手可及』這個更貼近自然的角度統一了風格,重點在自然。」

李思央把幾張草圖一一給他們看過,他說完,Ava和Ollie都沉默了。

「有沒有人說過你的風格和Zaha Had很像,有一種的流動感。」Ava有些難以置信地問李思央:「你做這些用了多長時間?我記得這個小組作業前幾天才發布。」

「呃,因為手裡還有其他作業,我比較忙,所以只做了一天。」

Ava:「……嫉妒了。你今年多大?看起來好小。」

「十八歲。」李思央說。

「Ryan,你的中文名是什麼?」她又問。

「李思央。」

「李思央……很高興認識你,我覺得這個方向挺好的,你有這個公園的具體資料嗎?我們一起研究看看,這位……」

Ava看向Ollie,李思央便主動介紹道:「他是我的室友Ollie,他稍微有一點社恐。」

「我不會耽誤作業的。」Ollie用食指勾下了一點點口罩。

樓下忽然傳來一陣響動,三個人低頭看去,發現那一片新桌椅前,已經陸陸續續有了人。

他們在搬電腦,一個男生手滑,把一台主機掉在了地上。

他有些懵地站起來,看向不遠處走來的另一個人。

那人身高腿長,戴著一頂黑色的鴨舌帽,李思央沒能看見他的臉,只聽見他用流暢的英文說:「我來吧,你先去搬其他的。」

聲音有點耳熟,李思央收回視線,Ava卻拿指尖在面前的玻璃上點了點。

「他也是個中國人。」

「你認識?」李思央問。

「是學計算機的一個學長,學校里很多人認識他,因為他在創業做單機遊戲。」Ava話音剛落,有人走樓梯上來叫他們三個:「你們有什麼事嗎?能不能下來幫個忙?」

師兄師姐要用泥,拜託他們幫忙去室外的泥地里挖一些。

Ava小聲在兩個人耳邊道:「這是雕塑系傳統。低年級沒事的時候,就去幫高年級挖土。」

下樓後,他們要繞過那一片新清理出的區域。

李思央看見之前他注意到的那個男生已經背對著自己蹲了下去,在檢查剛剛摔下去的主機。

他始終覺得對方有一種熟悉感,但還沒來得及細想,就跟著Ava和Ollie去拿了桶和鏟子,出門挖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