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有點奇怪,但我沒去深究,因為那嬰屍,我已經徹底脫離了大部隊不知道多長時間,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儘快從這裡拐到正確的路徑上去,這地方太深了,單靠我這沒裝備沒食物,再拖下去必定會餓死在這兒。

我摸了一把左腿,骨頭應該沒斷,但就是吃不上力氣,可能是摔下來的時候扭傷了,我抽出爪刀把小腿上的潛水衣割下來幾塊,扎在一起給傷口做了個簡單固定,以防我一會兒爬動的時候造成二次傷害。

我坐在原地,心裡打著算盤。

我肯定是不能再退出洞去的,這個洞位置非常刁鑽,連接的死水潭我感覺面積也不算小,陳蒼海不像是那種坐以待斃的人,他進來的目的是找人,會不會想辦法下來找我都說不準,而且已經過去這麼久了,退回去收益不大,還可能會出現撞見嬰屍的情況。

看來只能繼續往前爬爬看了。

時間緊迫,我一隻腳踩穩洞壁,翻起身調整好姿勢就開始繼續往前爬。

我邊爬邊觀察這個洞的構造,這個洞雖說窄,但是鑿得很平坦,沒有明顯上坡和下坡的趨向,遇到特別窄的地方,我只能兩手扒著石壁艱難地將自己往前挪。

這一摸不要緊,我腦海中靈光一閃,停下來。

這個洞的開鑿手法怎麼會這麼熟悉呢?我怎麼好像在哪裡摸到過?我心說。

很快我就得到了一個非常可怕的答案,我在甘肅跟何瑜一起爬過的盜洞,跟現在我自己爬的這個窄洞,下鑿子的位置和開挖的手法簡直一模一樣!只是手感上摸著有些許不同。

這個結論實在是有點魔幻了,我動作只停了幾秒就又開始向前爬起來,聯想一下之前何瑜在懸棺葬峭壁洞穴里跟我說的那些,我的內心卻開始打起鼓來。

照何瑜的結論,我們在甘肅那個假九曲廊墟里碰見的字跡是柳三水的,而當時我們並沒有在其中發現柳三水屍體的痕跡,所以何瑜才會得出柳三水還活著的說法。

這時我突然就想起在墓里見到的那三具屍體。

第一具是最開始泥俑坑裡死在盜洞邊上的,但他的屍體年份實在過於久遠,屬於民國時期,應該與此事沒太大關聯,所以暫且不提。

第二具就是被蚰蜒吸骨髓的那具,身上穿著比較統一的那種探險裝備,第三具在耳室吊屍幡里掛著,我當時只匆匆瞥了一眼,他跟第二具屍體的裝備基本一致,很可能是同一隊人馬。

不僅是何瑜,我外公曾經也提到過很多次,柳三水身上的江湖氣很重,他從生意人到師爺再到盜墓賊,身份多重,是輕易就能夠轉變的,足以證明這個人做事隨心所欲,不像是那種能組個專業小隊再進山的人。

所以我推測,那兩具身上穿著探險裝備的人,並不是所屬柳三水的人,起碼這絕對不是他自己的隊伍,但究竟是不是他帶進去的,我不能肯定,但是我想除了他,應該沒人能帶人進去。

何瑜之前跟我透露過傳聞中柳三水失蹤的原因,其實是他不知從哪裡得知了傳說中一位帝王「仙宮」的確切位置,於是他造了船去海上,但從此一去不復返,可能是風浪打翻了船,死在海里了。

我並不能確定柳三水尋找的「仙宮」跟九曲廊墟是不是同一個地方,但我現在至少能確定,柳三水現在的目標,必定是九曲廊墟。

如果我的假設是正確的,那已經失蹤多年的柳三水為什麼還要帶著這麼一群人進入一座假的九曲廊墟呢?就連我這麼個外行,走了這幾趟路也能探索到一點苗頭,他追尋了這麼多年,總不能才剛剛上道。

而且,他是怎麼會知道甘肅戰國墓的具體方位的?九環玉匣從出現開始,不是在我手裡,就是在四哥手裡,他是怎麼找到那兒去的?

甘肅的那些盜洞,會不會就是他帶著那群人打出來的?

不僅是甘肅的那些,還有,現在我爬的這個。

但是他們打出來那麼多盜洞是為什麼?難道真準備建個什麼打地鼠大型遊樂場嗎?

我摸索著石壁,腦子裡想到了一些東西,我立刻停下來,迅速就否定了之前不切實際的想法。

不對!這個洞穴跟甘肅的那些盜洞有些不太一樣的地方。

開鑿出這條盜洞的主人是一邊往前打一邊爬的,而且他當時的速度就像我現在的速度一樣,是在非常慌張且情況危急的情況下快速打出來的。

所以雖然手法一致,下鑿子的位置也一致,但洞的形狀明顯縮了一大圈,只能勉強供一個人單獨爬行通過,甚至連側身的空間都沒來得及預留出來。

我恍然大悟,終於明白之前為什麼感覺有些不太對勁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