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秦朝後,所有人都刷到了我的視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明傳承的意義在這時有了實質的顯現。

在滿屏是驪山道石刻的時候,彈幕都疊在了一起。

【眼睛裡進沙子了。】

【第一次發現小篆的魅力。】

【滄海桑田啊,但是我們運氣超好,我們能跟主播一起回到秦朝去見證。】

司馬欣看著何淼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石碑上的字,是很難理解他此時的心情的,平靜的說道:「此乃秦吏丘所刻。」

彎腰拔掉石碑底部的小草,讓何淼看到下面的小小隸書刻字,問道:「何君認識丘?」

昨天熬夜整理秦時古語,並給一百多個字做了有百分之九十準確對照的王清源一邊截圖,一邊眼睛發亮給何淼翻譯。

有些了解秦漢史的網友也發送彈幕:【丘沒聽說過,倒是聽到過浮丘伯的傳說,劉邦的弟弟跟他學習過,不過不知為什麼後來西漢建立,劉邦沒有封他個官噹噹。】

何淼也是只知道浮丘伯,伸手摸了摸石碑:「我聽家裡的老人說過有個魯人浮丘伯,沒有聽聞過這個丘。」

浮丘伯?

那不是會稽郡的隱士嗎?講學的名聲很高,千里之外的人都去找他求學,司馬豐也曾想把兒子們送一個到浮丘伯那裡學習,終因距離太遠作罷。

看來這個少年的家世的確很厚。

何淼戀戀不捨的又摸了下石碑,司馬豐總覺得這普普通通的一塊記道石碑,在他眼中是什麼了不得的珍寶。

關鍵用作石碑的這塊石頭也不值錢啊。

越擎摸了摸腦袋,說道:「你不認識刻碑之人,為何如此戀戀不捨?」

王教授的翻譯上來之後,網友們哈哈大笑起來。

【總不能跟他說,淼淼就是稀罕這個驪山道的石碑,並且想把它挖走藏起來吧。】

何淼:是啊。

他看了看這位秦朝小隊長,說道:「我覺得這個字特別好看。」

出現代漢語讓越擎再次撓頭,看向司馬豐:「這小官長說的是什麼啊?」

司馬豐:「我也沒聽懂。稍等會兒吧,等他看夠了咱們再走。」

越擎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也不敢催促,畢竟這人的官職不明,是個什麼監工,但卻為咸陽的上卿親自授予的,肯定比他的官銜高。

何淼繞著這塊石碑轉了一圈,看看司馬豐和那個秦卒小隊長,趁他們抬腳踢了下,紋絲不動。

想偷偷撅出來純屬做夢。

上午趕路的時候,有網友說到他穿越之後做什麼事會不會影響到現代,何淼一直就想著怎麼測試。

剛看到這麼完整好看的【驪山道】石碑,就想把它埋個三四米深吧,然後確定好這邊的大概位置再讓現代考古隊去挖。

如果能挖出來,那就是前能影響後。

如果挖不出來,倒更輕鬆了,不用擔心他的蝴蝶效應,但是想要給現代保存一些完整的秦朝古物,也只能寄希望於系統升級後的打賞功能了。

不過再次繞著石碑轉一圈之後,何淼放棄了把驪山道石碑過於天真的想法,跟司馬豐道:「我看完了,咱們回去吧。」

看他指著馬車的方向,不再一副恨不得馬上把【驪山道】給起出來的模樣,司馬豐鬆口氣,跟越擎說道:「走吧。」

實在想不明白這個少年到底在意的是什麼。

馬車重新在直道上咯吱咯吱地走動起來,榆樹柳樹不時迎過來映入眼帘。

何淼對秦朝直道充滿了好奇,坐在車外邊跟司馬豐說話:「這兩邊為什麼都種那麼多榆樹?」

司馬豐看他指著榆樹,明白了,說道:「榆莢是救荒之物,柳樹能編筐,遮陽,所以直道兩邊每隔三丈距離,三棵榆樹中間栽種一棵柳樹。」

司馬豐跟何淼說話都有經驗了,也是邊比劃邊說,王教授都不用上線了,何淼自己差不多能明白司馬豐的意思,甚至還能從他緩慢的發音里明白【榆樹】【柳樹】怎麼念的。

古人的實用思想再一次震驚了現代網友。

劉主管回到辦公室就打開了自己的手機,搜出那個穿越直播,他還是不敢相信有人能穿越,看看手機上一里里向前推進的景色,再看看窗外。

也沒有飛船啊。

何淼看著前面的層巒疊嶂,剛才以為那個模糊的影子就是驪山皇陵,走一段之後才發現那只是一個山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