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制度基本可以,因此維持了不少的年份。但天下穩定之後就會出現一些蠹蟲啊什麼的,原先按照人口均分到百姓名下的田地因為各種原因被豪強兼併,於是沒地的人還要按照原來的帳冊繳稅,有地的反而能夠坐享萬頃良田。均田制就搞不成了。」
嬴政劉邦:又亡一個。
千年百代,竟然能將這樣的錯誤一直延續下去。
何淼伸手端過來一杯水,喝完了一抹嘴才接著說:「這時候,我們老家那個地方的王朝是一個特別強大的。強大的國家人才多,於是又有能力卓絕的人站出來了,提出改革均田制,代之以兩稅法。」
【哈哈哈哈,都聽傻眼了,不愧是文科生,淼淼真能說。】
嬴政看了李斯一眼。
網友:【多少帶點嫌棄。】
不過看始皇大大嫌棄他的臣子,吃早餐的網友不用鹹菜都能幹掉一個饃。
【其實咱們老祖宗不是嫌棄李斯,如果他有商鞅三分之一的才華,大秦都不興只有兩世。】
【這麼一說,我發現老祖宗的運氣似乎比歷代的任何一個皇帝都差,登基之前小可憐,登基之後大可憐。】
【丞相不行,秦朝的丞相權力大著呢,真正的百官之首,得真有才有眼光的的人才擔當得起。】
【換淼淼都比李斯要好的嘛。】
第187章 可以抄
何淼心說我可不行, 李斯就算有私心,但在人家為相的幾年沒有劃時代的建樹,卻也是沒讓大秦出現過什麼問題的。
這就很了不得, 畢竟劃時代的政策不是一般賢人能做到的,需要的真正是天地耗盡幾百年精華孕育出來的大賢。
大秦只有一個陛下而已, 很難再有更多的精靈毓秀分到別人身上了。
雖然但是,畢竟李斯的年紀也不小了, 該退休的,嶄新的大秦相爺可以換邦哥, 邦哥也是那種幾百年孕育出來的非一般的人才。
網友們已經學會讀懂何淼的鏡頭語言, 一看屏幕中心成了劉邦便知淼淼是想說讓劉邦換李斯。
於是。
【淼淼,謙虛是美德,但是你不用跟我們謙虛啊, 畢竟你上去還要靠我們智囊團。】
【邦哥太跳脫了,他當皇帝都要大臣不停地規勸, 當丞相沒人勸就算了, 還要當榜樣呢。】
何淼:---
張良正等著他接下來的話, 卻許久沒有了聲音, 抬頭望去,「這就沒有了?」
有點遺憾,但其實更多的是震驚, 誰能想到何司丞這么小的年紀,竟是真的見過這許多土地制度的變化。
編戶、均田, 無論哪一項都是較而今秦朝的「自實田」有著更可行更成熟的優點的。
心底也越發對何司丞說的那個已經經歷過這許多的地方好奇起來。
張良後知後覺地看向章邯, 章邯目前還是秦始皇的忠臣,會不會把這些千金不易之言轉告給秦始皇。
如果秦始皇依照這些政策做出改變,秦朝的天命是否就不會盡?
嬴政面色嚴肅, 看著何淼。
在張良看來,章邯眼中儘是對何司丞的讚賞。
何淼:「兩稅法、」
張良說道:「何司丞,說了這麼多先喝點水。」
何淼被打斷得一頭霧水,看著張良給他倒的水,「我已經喝過了,不渴。」
「因為土地被豪強地主兼併,」想吃煎餅果子了呢,「均田制失去施行的基礎,我們那兒的那片土地上的賢人就想出來兩稅法這個徵稅辦法。但是他的目的,主要是保證國家稅收,對失地百姓沒有特別關照。兩稅法具體來說就是把以前的均田制帳冊摒棄掉,重新根據當時的土地資產狀況向百姓徵稅。一年就在夏秋兩次收穫的時候進行稅收,因此被稱為兩稅法。兩稅法實行之後,就在我們那片土地上一直保留了下去。」
不想給張良再打斷,何淼的語速很快。
張良的雙眼定在何淼身上,有些呆滯。
這兩稅法,確實是保證國家稅收的好辦法。
接下來呢,還有嗎?
何司丞知道這麼多,這真的如他話語中所說的那般只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的種種變化嗎?
若不是,他一個這么小年紀的人如何能知道這麼多?
若是,什麼地方能在一個少年有記憶的時間段內發生這許多大事?
張良突的想起來師父曾經提過的一句,師父說何司丞不是個一般小孩,當時的自己根本不以為意。
現在。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