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主就很穩的住了:「庶子而已,今日失禮,謝家有責,稍後必奉上歉禮,帶回嚴加管教,但你王家這女兒——」
他看了眼桃娘:「總是內秀,怕是不夠,為恐以後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鄭夫人還是拿個主意的好。」
鄭夫人才不受這拿捏,當即溫婉一笑:「我本就想讓她在琴會上獻曲,未料大家都這般急切……囡囡,他們都等不及了,你可敢現在就上場?」
「有何不敢?」
桃娘目的本就是吸引所有人視線,把所有人聚在這裡,就沒有人關注祝卿安,尋找祝卿安,某些人的計劃,便也就打了水漂。
彈奏一曲而已,不就是她們萬花閣的基本功?
她氣勢昂揚,讓人拿了她的琵琶來,提起裙角,一步一步,站上高台。
從王家這位的姑娘被尋回,大家就對她充滿好奇,尤其拋繡球之後,現在竟敢上台奏曲,一個村婦,也敢在關公面前耍大刀?
現場沒一個人離開,全部抬眸看著她,看她怎麼彈這琵琶,別是彈棉花那麼彈吧!
桃娘坐定,四下寂靜,她低下眸子,試了試弦,平息片刻,素指一划——
清澈飽滿,富有故事感的樂聲響起,很快有人聽出:「是《霸王卸甲》!」
世人皆知,史書上有一場垓下之戰,說的是劉邦和項羽,琵琶也有兩首曲子,分別刻畫了這段對立故事,《十面埋伏》,講的是劉邦,這《霸王卸甲》,講的便是項羽。
同是琵琶曲,前者高亢激昂,氣勢磅礴,後者則沉悶悲壯,情愁入扣,又是悲劇結局,世人里,聽過前者的多,知道後者的少。
琵琶音域廣闊,彈奏起來極有韻味,這首《霸王卸甲》,先以低沉音弦,模擬戰鼓聲聲的蒼涼悲壯,以緊張警示感,預示其悲劇結局,緊接著,激烈戰爭到來,兵戈殺伐,刀光劍影,直到四面楚歌,虞兮虞兮奈若何……淒涼悲切,摧人心肝,與前方戰場形成鮮明對比。
琵琶曲如泣如訴,將人物命運展現的淋漓盡致,項羽歷四面楚歌,悲憤欲絕,訣別虞姬,意欲自刎,柔情和戰鼓交織出華彩,催人淚下。
而最後的鼓聲,甲聲,眾軍歸里,是故事的結局,是楚軍的心情,曲調委婉,卻不算哀傷,軍人在變故和麻木中甦醒,懷念英雄,佩服英雄,思考以後的路,要繼承英雄什麼品質。
這是一首琵琶曲,是對英雄的讚歌,也是輓歌。
凡習藝者,練習久了,整首曲子彈下來不難,難的是裡面的情感,怎麼理解,怎麼抒發,怎麼重現,你在裡面看到了什麼,帶著大家感受到了什麼……
戰爭的激烈殘酷,人性的不屈鏗鏘,情感的纏綿悱惻,一切歸於塵土的盪氣迴腸——
有人能把這曲子彈到如此地步!
這一刻,所有人齊齊看向桃娘,眼底滿是難以言喻的驚艷。
君子如珩,羽衣昱耀。
哪裡是什麼山野村婦!她的光彩,合該讓所有人看到!若這樣的女子,都不配當世家貴女,那這世間,也沒必要有什麼世家貴女了!
「今日魁首,該當是王姑娘!」
「此曲《霸王卸甲》,盪氣迴腸,老夫竟從未聽人彈至這等境界!」
「敢問在場世家女,不,連同世家子,誰敢同王姑娘一戰!」
無有人應聲,無有人不服。
眾人讚賞目光里,桃娘低眉,纖長手指輕輕撫過琵琶木。
這琵琶,是葭茀教她的,這首《霸王卸甲》,是葭茀的最愛,她也最喜歡,練了這麼多年,這一首仍是她最為喜歡擅長,無出其右的存在,她第一次在暗室彈給鄭夫人聽時,鄭夫人就說,以後的琴課免了,她不必再學。
她不知自己彈的到底有多好,但肯定,不如葭茀。
世家……呵,也不過如此。
人群里,鄭夫人眼角微濕。
這首曲子,她一共就聽了兩次,每一次,都讓她想起往昔,想過過往時光里的人。
那麼熱烈,那麼璀璨……怎麼能忘記呢?怎麼忘得了!
她微微闔眸,轉過身,眸底灼灼如火:「如何,我女兒這首《霸王卸甲》,可還能入大家的耳?」
話語說的淡定,但如此意味深長,打臉打的明確,暗意什麼,再明顯不過——
你們那些亂七八糟的心思,是不是可以收一收了?
現場一片靜寂,無人說話。
鄭夫人視線找到一個方向,定住:「謝家主,是不是該給我王家,我這女兒一個交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