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嬌寵笨蛋又如何[女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前幾任皇帝都沒能做到的事,等到她在任時,竟然要做到了。

讓烏國那幫高高在上的蠻夷人每歲上供朝拜,怎麼想都是一件讓人身心舒暢的事情。

只是左相一黨的人據理力爭:「烏人占了我們的城害了我們的百姓,竟然還想娶帝卿!想和親,做夢!」

「陛下不可啊!怎麼能將帝卿殿下嫁去偏遠蠻夷之地呢!就是和親,也應當讓烏國人將他們的兒子嫁過來!」

右相的人與她們唱反調,出言贊同太女的話:「帝卿殿下享受了尊貴的待遇,到了關鍵時刻也應當履行責任。與烏軍和親,能為兩國百姓帶去長久的安寧,是利國利民的大事,還望陛下深思熟慮。」

左相的人不恥地看著她們,誰家還沒有個兒子了,難道送她們的兒子出去和親,她們也能說出這樣一番話?虛偽!

太女的人能這樣說,不就是因為君後只有太女一個孩子,無論嫁那個世卿也跟她們無關。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見底下還要再吵,皇帝頭痛地喝道:「別吵了!」

她輕嘆了口氣,安撫道:「你們的意見和想法,朕都明白了。和親確實是一件大事,但每位帝卿都是朕的孩子,朕如何能忍心?這樣的事……也要世卿願意才行啊。此事再議吧。」

此事再議,沒有一口回絕,就是說明陛下的心還是向和親議和傾斜了。

也不知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下朝以後,皇帝回到尚書房,冷不丁地吩咐了內侍一句:「將通州的捷報拿給朕看看。」

侍女應聲領命,恭敬地捷報呈給皇帝。

皇帝皺著眉看過去,對著上面寫的「裴令聞」三字出神,總覺得在哪裡見過。

內侍察言觀色,適時開口笑道:「也是巧了,裴令望小姐的二姐也叫裴令聞呢。可見裴氏多出敢勇之女。」

皇帝眉頭舒展,她就說,這名字怎麼這般熟悉。

皇帝開了個玩笑:「這個裴令聞,不會是裴令望二姐死而復生了吧?」

內侍忙說道:「特意派人去查看過,與故去的裴家次女形容並不相同,且已經在通州成親了。」

皇帝哦了一聲,那應是只是巧合,同名同姓而已。「還真是巧。」她自言自語了一句,隨手將捷報放到一邊。

這時,又有侍女進來通傳。

「陛下,二皇女和三皇女求見。」

皇帝有些意外,她們二人從來不對付,老二總跟著太女跑,怎麼這次同時來找她?

隨即她想到了朝堂上發生的事情,眼中多了幾分意味深長。

來見她,是為了和親一事吧。

「宣。」皇帝說道。

第47章 請纓 二皇女和三皇女不比太女,能……

二皇女和三皇女不比太女, 能上朝議事。但是她們消息靈通,因此朝堂上的事情第一時間就已知曉,匆忙趕到了母皇那裡。

她們在看到彼此時, 先是有些意外,又很快瞭然。

發生了這樣的事, 誰能按耐住呢?

聽見內侍通傳她們進去,二皇女和三皇女一個賽一個急切地邁進尚書房中。

下跪問安後,還沒等皇帝開口, 二皇女顧不上禮節,急切地地表明來意:「母皇, 兒臣不贊同和親之事!」

三皇女也緊隨其後,她素來與二皇女不合,這次倒是難得統一了意見:「兒臣也不贊同,大梁國力正盛,完全不懼烏軍,烏國怎敢覬覦帝卿?!」

皇帝沒有在意她們二人激動的情緒, 反而露出了笑容:「你們能這樣想, 朕心甚慰。可見你們的父君平日裡將你們教得很好, 愛護兄弟不舍他們受苦。」

「只是——」皇帝話鋒一轉:「若不嫁帝卿,你們還有什麼辦法讓烏國對梁國俯首稱臣?」

二皇女咬了咬牙, 脫口而出:「兒臣願親去前線應戰, 教那些烏人心服口服做我大梁的藩屬國!」

皇帝搖了搖頭,像看小孩子一樣看二皇女:「老二你不要任性,梁軍並非打不過烏軍, 但戰爭,摧殘的是百姓啊……」

皇帝的話充滿了意味深長,二皇女弄不明白, 但三皇女的心一沉。看來母皇是偏向嫁帝卿議和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