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鬧!這不是兒戲,和親帝卿的身份怎能隨意調換?!再說,烏國人行刺失敗,說不定改了主意,若是烏國真的願意接受和親議和,那你便再也換不回去了,豈不是就順了君後的意?」裴令望幾乎是瞬間就反駁了他的提議,永徽帝卿也不贊同地搖頭。
永嘉帝卿聽了她的話反而笑了起來:「與其說我不怕,不如說我相信烏國不會這樣輕易地放棄。永徽哥哥本就體弱,經歷了這一遭應該病得更重了,若是烏國真的想反悔,那時候即使永徽哥哥想回也不一定回得來了。所以,他做永嘉帝卿回京,替我們向母皇匯報也是一樣的。我相信,母皇知道了行刺的事情,定然不會再讓我們前去和親。」
永徽帝卿這次沒了反應,他被永嘉帝卿說動了。他的病確實加重了許多,也許即使回了京城也活不了幾個年頭了。他很想自私一回,想要留在父君和皇姐身邊。
永嘉帝卿說得井井有條,連裴令望都一時無法反駁。他笑意加深,眼中流光溢彩,再接再厲道:「況且我會醫術,行軍路上多少也能替人診治。我很有用,所以請帶上我吧,我願意做永徽帝卿。」
裴令望沉默著,她還在猶豫。若是想保全兩個人,那這確實是最好的安排。但她答應過三皇女和皇貴君,若是找到永嘉帝卿要將他平安送回京城。刀劍無眼,若是路上傷了永嘉帝卿……
就在這時,永徽帝卿又一次劇烈地咳嗽起來,裴令望朝他看去,從前在皇宮中,她並未與永徽帝卿有什麼來往,只記得宮宴時他總會裹著毛茸茸的裘衣,像條小尾巴一樣跟在二皇女身邊。如今再見,他整個人清減得嚇人,現在更是面如金紙毫無血色,身上仿佛籠罩著一層陰影。
那就這樣吧,從郢州到京城比她們去禹州的路程要短,也許她們沒到禹州,皇帝就召回和親隊伍了。
若是沒有,那她就是拼死,也會將永嘉帝卿平安送回京城!
她對永徽帝卿說:「你若與永嘉互換身份,回到京城後一定要向皇帝說明遭遇行刺和烏國聚集禹州,有可能進犯大梁的事。」
永徽帝卿一愣,最後點了點頭。
「還有,請不要泄露我的身份,我需要裴令聞這個身份。」裴令望盯著他,低聲說了一句。
永徽帝卿聲音很輕,氣若遊絲地應道:「…我會的…我發誓。」
第64章 突發 永徽帝卿是乘著夜色回宮的,……
永徽帝卿是乘著夜色回宮的, 由先前皇帝派出的人接應,沒有教人發現。
他回宮的第一件事,便是求見母皇, 將途中遇刺碰見裴令聞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她。
永徽帝卿全靠這口氣強撐著,說完以後還沒等皇帝發問, 他便徹底暈死過去。
皇帝也顧不得問為何回來的不是永嘉帝卿,忙令侍從傳太醫入宮替永徽帝卿診治。
聽到消息的宮君們先後趕來,所有人得知這個消息後都神色各異。
究竟出了什麼事, 怎麼會是永徽帝卿回來呢?
而皇帝是所有人當中最為煩躁的。不是因兩位帝卿調換身份,而是因為區區烏國也敢戲弄到她的頭上!刺殺帝卿, 烏國打的什麼主意皇帝一清二楚。什麼議和,什麼藩屬國,全都是假的!皇帝意識到自己被愚弄,愈發地惱恨起來。
這份火氣無從發泄,便遷怒到當初提議此事的太女身上。上朝時,皇帝當著眾多大臣的面毫不留情地斥責太女, 直接下詔令和親隊伍原路返回, 同時派玄鳳軍前去驅逐烏軍。
大臣們並不知道永嘉帝卿失蹤的事,
都對皇帝一反先前與烏國積極議和的態度表示疑惑,還想著勸說陛下不要置氣。
和親可是大事, 哪能這麼輕易就詔回呢?她們大梁可不能背上不守承諾的惡名。
先前反對此事的鄒相一黨倒是喜聞樂見, 忙不迭地贊同陛下的主意,口中說著奉承的話。
但一向支持太女的右相夏清池,這次並未反駁鄒相, 也沒有聲援太女。
她們這些消息靈通的,自是知道回宮的是永徽帝卿,而原本好端端在宮中的永嘉帝卿, 此時正代替永徽帝卿留在和親隊伍中。
皇帝今日如此發作太女,顯然是與烏國議和的事出了問題,而且兩位帝卿互換,也難說沒有君後和太女運作的手筆。夏清池又不是傻子,怎會再這樣的當口去觸皇帝的霉頭。
朝堂上,皇帝臉色陰沉地打斷了底下大臣的勸阻:「烏國人根本沒想議和,派了人蹲守帝卿和親的隊伍,行刺帝卿,若不是有人及時趕到,就中了烏國的計!此等奇恥大辱,我大梁絕不議和!」
行刺帝卿?群臣譁然,底下響起一片嗡嗡作響的討論聲。
「烏國竟如此大膽!」
「陛下,敢問此事可有證據?」
皇帝緩緩答道:「這消息,是通州的裴令聞傳回來的,也正是她救下了帝卿。」
裴令聞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