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衡已經三四天沒好好合眼了。
上官季仙說他這種人就屬於吃飽了撐的:「你說你沒事接這攤子幹嘛?相州又不是沒人了,咱們自己已經一腦袋麻煩了,你還得再給自己找麻煩,你怎麼想的?」
君衡怎麼想的,其實他根本就沒怎麼想。
一開始相州大雪的時候,張格病著,他沒時間想。後來張格病好了,又聽說城裡出現了災情,房屋倒塌、百姓受凍受困。大雪封了路,城外鄉村的菜肉販不進來,城裡東西兩個大市又無法開市,居民住的里坊也被大雪堵住,所有人都窩在家裡進不去出不來,只能開始吃存糧。
家裡有糧有柴的還能抗幾天,那些沒米下鍋沒柴燒火的怎麼辦?人餓上三天還能活,凍上三天還有幾個能活?
現在的路都是黃土路,這雪要是徹底化了或是直接凍上倒還好說,偏偏這雪下了化、化了下,可以想像路況變成了什麼樣子。
剛聽說這些的時候,君衡縱心裡著急,卻也沒想過要干涉地方事務,給自己找麻煩。畢竟州縣上上下下養著這麼多官員,又有一千軍府駐軍,如果這麼多人還處置不了一個雪災,那朝廷還養他們作甚?
但叫君衡沒想到的是,他在刺史府等了兩天,沒等來開倉放糧的消息,沒等來安置城外災民的消息,只等來了城裡一個接一個凍死人的消息。而州府官員除了派人上街清清雪,維持一下治安,竟毫無作為!
君衡如何能再忍?當即便叫來盧刺史問罪。而盧刺史敢在君衡眼皮子底下這麼做,自然準備好了說辭。
常平倉是州縣的戰略儲備,平日穩定糧價、調控市場全靠常平倉。固然州縣也有開倉賑災的權力,但開倉之前必須向上級政府,也就是河北道政府打申請。說明開倉的原因、規模、預計效果,得到批准後才能開倉放糧。
那河北道治所在哪呢?魏州,距離相州二百多里地。別說打申請等審批了,現在連送文書的驛馬都出不去。
什麼?你說可以先上車後補票,先把糧食散出去,再和上官說你動了戰略物資?親,誰和你說你可以這麼幹的,你的官帽和腦袋還想不想要了?
什麼?你說城裡死人了,你都是為了百姓好?親,你當官多少年了,沒見過死人,沒見過災情嗎?
雪災而已,又不是旱災蝗災水災,下個幾天不下了,雪自己就化了,等路幹了這災情不就過去了嗎?凍死人,這城裡城外哪年還不凍死幾個人,用得著大驚小怪,為這麼點小事去擔上私開常平倉的罪名嗎?
盧刺史自然不會把話說得那麼直白,但君衡在東宮十年,見多了明哲保身敷衍塞責互相推諉的官員,怎麼會聽不明白?他也不是沒猜到這些人的想法,他只是沒想到他們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這麼幹!
然後君衡才恍然想起——他現在不是太子了。外人眼裡,他就是一個失母被廢,觸怒聖上,還被發遣封地的王爺。自身尚且難保,憑什麼去管別人的閒事,人家又憑什麼聽你的呢?
君衡在原地沉默半晌,最後沒有斥責,也沒有頤指氣使,只說了一句:「開倉和開城之事,有我擔著,你只管去做。」
盧挺一愣,但也沒說什麼,垂首恭敬道:「是。」
君衡盯著他看了一眼,突然又道:「京里現在在吵什麼,旁人或許不知,但我想盧刺史應該很清楚吧?」
盧挺心裡『咯噔』一下,額角瞬間便有點冒汗,低著頭不敢接話。君衡也不需要他接話,淡淡道:「這世上的許多事,幾率不過一半一半。賭贏了得道升仙,賭輸了家破人亡。盧刺史是個聰明人,當官嗎,膽子小不敢賭不是什麼壞事,但要是非把自己的另一條路走絕了,那可就是犯蠢了。」
盧刺史一驚,繼而瞬間明白了君衡的意思,一時又驚喜又惶恐又畏懼,趕緊跪下道:「下官不敢!賑災一事,全憑殿下吩咐,下官必定全力以赴,不令殿下失望!」
……
有了盧刺史的配合,事情自然好辦多了。
君衡雖然沒有親歷過地方,但云州冬日酷寒,雪災幾乎是百姓的家常便飯。不同於水旱蝗災,雪災是即時性災害。放糧、供暖、治安甚至安置災民都是次要的,放在首位的第一等要務該是清路。
只要路通了,一切都好說,路通不了,常平倉開了也是白費。
所以其他事情安排給州府官員後,君衡不管別的,只管盯著他們清路:「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每個方向先集中人手清出一條大道來,派專人看守,哪怕再下雪,這四條路也必須時刻保持暢通。常平倉既開,傳令下去,前來服役清雪的百姓每人早晚供應一頓乾的一頓稀的。若有主動前來服役的壯丁或婦人,同樣照此辦理。未成丁的孩童……清雪不行但可以負責盯路,掃掃新雪。一樣照此供應,十歲以下供應減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