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安見薛城義面色放緩,心中得意,輕蔑地看了一眼劉司馬,又道:「再說了,這幽王和懷安郡王怎麼能一樣?懷安郡王當時還沒出長安就已經封官賜爵,光是『護送』的兵馬就帶了五萬,光明正大就是來收權的,根本不用藏著掖著。那幽王呢?一個廢太子,被聖人厭棄不說,連護送的人馬都只給了五十個。聽說不但沒封官職,連個采邑番戶都沒給,光杆一個,他拿什麼收權?」
薛城義點頭,這也是他猶豫的一點。若幽王當真只是被遣放幽州,並沒有別的目的,那他輕舉妄動就成了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了。
幽王雖是廢太子,但卻是坐了東宮十年的嫡長子,聽說那長安城裡現在的形勢也複雜得很,幽王以後到底是個什麼前程,且還不好說呢。這樣的身份,他們魏博縱不能與之交好,最好也不要交惡。
薛城義一向更倚重劉司馬,難得傾向季安的建議,季安心中一喜,趕緊道:「使君說得是,正是這個道理!」
再說了,河北三鎮雖說唇齒相依,但互相之間的關係也是錯綜複雜。自來遠香近臭,他們三家互相毗鄰,勢力範圍模糊不清,爭執在所難免。懷安郡王接手成德後,局面更加複雜,彼此間的敵我分界,其實很難界定。
季安低聲道:「使君,劉延道與咱們又不是什麼親戚,突然來這麼一封信,安知不是驅虎吞狼之計?咱們若出手攔下了幽王,好處最後是他得了,咱們呢?沒被發現還好說,一旦被發現了那可是抄家滅族之罪!」
哦,壞事他們魏博自己幹了,好處還不一定有,風險卻是他們自己擔著:「他這想得也太美了,憑什麼呀?」
這話著實有理,屋內的心腹屬官們紛紛點頭,顯然更認同季副使的話——幽王進幽州這事,他們魏博就不該摻和。
劉司馬見無人支持自己,連使君都傾向季副使,臉色自然十分難看:「使君,這世上的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幽王是嫡長子,自幼便極受陛下寵愛,不管個人資質還是軍功資歷,其他三個皇子都是拍馬也追不上。使君不妨換位想想,若是您有這麼個精心培養了二十年的兒子,縱父子之間有了些齟齬,當真就徹底厭棄了?」
「這,」薛城義凝眉回憶,他上次見這位幽王還是他去雲州鎮邊之前。當時一面之緣,只記得那少年樣貌生得極好,皎若玉樹,英氣幹練。雖然年紀不大,但一言一行十分沉穩,自有山嶽之風,又無驕人之態,令人頗有好感,印象深刻。這要是他兒子的話……
薛城義摸了摸下巴:「你繼續說。」
劉司馬見他動搖,連忙道:「而且陛下如果真的厭棄了幽王,那這天大地大,疆域廣闊,何處不可封?西北西南,那偏僻荒涼的地方有的是,為何偏將幽王送來千里之外的幽州?幽州形勢何等敏感複雜,謝家駐守的雲州又恰在左側,把一個廢太子送過來,難道就不怕幽王勾結雲州反了?」
這倒是,謝家通敵叛國的事嚷嚷了這麼久,皇帝卻一直沒給出處置,好像皇后一死,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長安鬧得沸沸揚揚的復立太子一事,也沒見皇帝出手壓制,任由朝野非議。如此說來,還真不像是厭棄幽王的樣子。
薛城義想到這兒不由凝眉,可這要是沒厭棄,那突然把一個『太子』送來幽州,背後目的就真的值得思量了……
劉司馬壓低聲音:「使君,劉延道的要求雖無禮,但有句話卻說得很對,要攔幽王,不能在幽州動手,也不能在魏博動手,唯有幽王在成德境內時,才是最好的良機!」
劉司馬還要再說,薛城義卻突然收了神情,平淡道:「話雖如此,但季副使的話也有道理。就算幽王真的是奉陛下之命來收權的,首當其沖的也是幽州,而不是咱們魏博。且不管幽王身份有多尊貴,他今年也不過才二十歲,一個黃口小兒,沒兵沒錢,這幽州也不是他想收就能收的。」
劉司馬一愣,薛城義看了他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你是一片心為著咱們魏博,不過宜良也不必過於憂心了,就算那幽王真有兩把刷子,那也輪不到咱們來著急,依我看,還是該先觀望一二,且看看他到了幽州之後有什麼動向,再做打算。」
劉司馬見那季安一臉得意,心中不忿,但薛城義都這麼說了,他自然也不好再說什麼:「使君說得是。」
薛城義看看桌上幾絲散落的書信餘燼,突然又道:「不過幽州這麼火上頭似的跟咱們求助,看來劉延道心裡對這幽王不是一般的忌憚。這對咱們來說,倒說不定是個契機,值得好好想一想。」
要是劉延道能拿出叫人滿意的籌碼,薛城義倒也不介意與他合作一把。畢竟,一個『太子』,在河北三鎮坐著,實在是個明晃晃的威脅。
……
玄甲軍的營地里,眾人還不知道自己躲過了一場陰謀,還沉浸在難以理解的兒女情長里。
謝佩蘭聽完張格的轉述後,整個人就一直呈現出一種靈魂出竅的狀態——她開導張格,原本是想幫忙,想讓這對小夫妻好好溝通,把問題說開後好好往下過日子。
結果萬萬沒想到,王妃信心十足地去了,回來卻說自己可能要和王爺和離了?謝佩蘭忍了又忍,一忍再忍,最後還是沒忍住:「不是,你到底和王爺說什麼了?怎麼會無緣無故就要和離呢?難道就因為康王的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