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井種田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崔老夫人的近身婆子順著她的話往下說:「可不是嘛,老夫人開心,咱們下次還去!」

「得邀請謝老夫人和林老婆子一起,整整齊齊的,那才有樂趣。」崔老夫人道,「我得先梳洗一番,瞧這一身髒的...」

崔家小孫兒就是在這時舉著竹風車衝進來的。孩童發間插著野雞翎,褲腳還沾著泥巴:「祖母!我今日射箭中了草靶紅心!」

崔凌忽然神秘兮兮從懷裡掏出個布包,層層油紙揭開,竟是半塊咬過的麥餅。

「跟狗娃換的。」他眼睛亮晶晶,「他說這是永和城最好吃的餅,我要帶回來和祖母一起吃。」

崔老夫人心中寬慰,摸了摸孫兒毛茸茸的腦袋。

抬眼看到屋外一片綠油油的稻田在晚風裡起伏,四下靜謐。她忽然想起離亂時焚毀的百畝良田。

此刻卻覺得,再貴重的翡翠冠冕,也比不上這頂浸透汗水的草帽。

崔老夫人溫柔笑著,「好孩子。」

第92章 (一更)豐收

山里日子過得快,時光在指縫中飛速流淌,從初春的融暖到夏日的炎熱,仿佛只在彈指之間。

永和城的夏天是從稻浪翻滾的金色褶皺里淌出來的。蟬聲最毒時,稻茬已鋪成金色絨毯。

晨光剛染黃大地,幾十畝早稻已垂成謙遜的弧度,老漢們圍在一起看了又看,粗糙的手指摸過飽滿的稻穀,心中愈發高興。

「稻子熟了!看這樣子,是豐收!」

滿打滿算來到永和城已經一年時間,這是第一次種出豐收的稻子。站在田埂上向外看,一大片金黃色的稻浪隨風而動,稻穗碰撞之間,傳來陣陣舒緩的摩擦聲,聽得人心裡舒坦。

世代都是種地的老農,看到這樣豐收的好景象,心中更為高興,時不時相約在田間地頭喝酒侃大山,日子過得舒坦又安穩。

「稻子能收了。」

李村長高興敲響銅鑼,「開鐮咯——」

宋大郎赤膊躍下田壟,鐮刀割裂晨風的脆響驚散露珠。柳雪梅領著婦人們挨個遞竹筒,新釀的梅子湯叮咚作響,冰涼沁人心田。

崔三小姐挽起袖子,學林老婆子將稻穗紮成把,稻芒刺得她鼻尖泛紅:「從前只知稻米香,竟不知穗子這般扎手。」

崔老夫人聞言,有些心疼道:「妍兒,日頭這樣曬,你先上岸躲會。」

有漢子高聲喊道:「先上岸歇會吧,這收稻的活我們一會就能幹完。」

崔三小姐動作一頓,動作更加流利,「我才不呢,我也可以。」

鬨笑聲驚起一片白鷺。趙鐵匠和李木匠發明的初版打穀機正咔嗒作響,只需要將稻穀割好,再在打穀機上拍打,就能完好地將稻穀都收集起來,金瀑般的穀粒傾入籮筐。

崔老爺子杵著稻叉感慨:「這鐵傢伙頂三十個壯勞力,果然還得走進蒼生,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多厲害的人和事。」

錢老漢笑著回應他,「崔老哥,這還只是咱們趙鐵匠的其中一個發明呢。」

崔老爺子感興趣道:「哦?那有時間我可得去參觀參觀了。」

稻田之中一片和睦之聲,吵吵嚷嚷的,飽含對生活的滿足。

日頭攀上中天時,漢子們熱得脫了短褂。古銅色脊背滾著汗珠,匯成溪流滲進沃土。不知誰起了頭,粗獷的《打場號子》驚得樹蔭下打盹的黃狗直竄:

「嘿喲——!六月日頭火澆油喲——!」

「嘿喲——!漢子脊樑曬出鹽喲——!」

宋老漢抹了把迷眼的汗,看著自家負責割的這壟地進度遠遠比不上旁邊年輕力壯的小伙子,突然認命般將鐮刀往宋大郎手裡一塞:「老嘍,幹活都比不上後生了。」

宋大郎剛直起腰來,看著宋老漢往田埂邊走去,喊了一聲:「爹,您先休息會。」

宋老漢擺了擺手,說著就拎起竹簍往水潭去,「人是老了,摸魚的手藝還在,摸兩條鲶魚給崽子們加餐去!」

宋大郎笑了聲,繼續彎腰割稻。

早些將稻子割出來晾曬,也能早點放到糧倉裡頭。倉里有糧,米缸里有米,心裡才踏實。

潭水清得能望見青荇搖擺。

七八個漢子熱得受不了,索性來池水中降降溫,撲通跳進去,驚得游魚撞進石縫。孫全一個猛子扎出丈遠,舉著掙扎的草魚大笑:「今晚和豆腐一起燉了,保管好吃......哎喲!」

水花四濺間,趙大牛抹了把臉上的泥,指著孫全哈哈大笑:「讓你得意忘形,這下魚跑了。」

孫全抹了一把臉上的水珠,嚷嚷道:「我就不信了,我要抓回來!」

田埂上頓時笑倒一片,「等著咱們全哥抓的大魚,今晚喝大魚燉豆腐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