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這個大佬畫風清奇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不過很快,他就將這一絲悸動壓了下去。

他看著懷裡的美人,威嚴精明的眼底飛快的閃過一抹複雜,笑著道:「既然愛妃都這麼說了,為了不辜負愛妃的信任,朕答應你,朕一定將風兒教導成為最優秀的皇子。」

這一刻,他心裡是真的有一點不舍了。

不過轉念一想,等他徹底穩固了手裡的皇權,天下之大,他想要多少美人沒有?便是如何寶月這樣溫婉美貌、全心全意信任崇拜他的女子,比比皆是,他心裡那點不舍立即就煙消雲散了。

何況他對何寶月也算仁至義盡。

雖然他是利用了她,但是這半年以來,只要不涉及到朝堂上的事,他對她都是有求必應。

該享受的不該享受的,她都享受了,也該知足了。

現在他還答應她,把她的兒子培養成最優秀的皇子,就算將來不能繼承皇位,他也會給他一個不錯的安排。

這樣,她死後也該瞑目了吧。

對於皇帝心頭那點想法,何寶月再清楚不過,她有些想笑,於是就真的笑了:「那臣妾就先替風兒謝過皇上了。」

只希望到時候,你不要後悔才是。

第652章 美人拒當背鍋俠(16)

從承明殿中出來,正是亥時五刻(十點一刻)。

何寶月回到自己寢宮,寫了兩封信讓宮人連夜給德妃和宋貴嬪送去,畢竟她這次用的是非常手段,要想瞞天過海,必然需要裡應外合的。

不過這事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無非是看人心所向。

經歷了諸多小世界,何寶月對封建王朝的統治體系,可以說了解得十分透徹。

都說天子腳下,萬事皆清,實則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說法罷了。

現實是,哪怕就在皇宮門口發生的事情,只要沒人專程告知皇帝,那麼皇帝終其一生或許都不會知道這件事。

所以歷史上那些明君,大都慧眼識珠,鮮少有不懂得善用人才的。

只有手底下的人擁躉你,真心實意替你辦事,成為你的眼、你的手,將百姓和國家的問題一一傳達給你,替你把紙上的方案一一落到實處,你才可能做到明察秋毫、治國有方。

包括那些喜歡微服私巡的,手裡若沒幾個能臣,他敢天天這麼不務正業?

承明殿裡,皇帝心裡始終有些猶疑,於是叫來陸公公,詢問他何寶月來的時候,自己是否睡著了。

陸公公想了想,只說是不清楚,也許是睡著了。

畢竟貴妃來了之後,把他們都留在了外面,獨自一人進了承明殿,他也沒親眼看見殿內的情況,怎麼可能知道皇帝睡著沒睡著,只能給出這麼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

頓了頓。

陸公公又補充解釋一句:「不過,貴妃娘娘臨來之前,打扮了好一陣兒,或許皇上是等得睏倦了,故此小憩了片刻?」

聽陸公公這麼一說。

皇帝也回想起自己剛醒來時,何貴妃說她只是稍微多打扮了一會兒,過來卻瞧看見他睡著了,語氣似乎還覺得有些委屈,看來這次確實是他最近奏摺看得太多,身體有些吃不消,才會不小心睡著了。

殊不知,這一切都在何寶月的算計之中。

皇帝生性多疑,何寶月自是知道的,所以進承明殿的時候,她才會把人都留在門外,就是猜到他會在事後找人求證,其實她大可以在皇帝擺好睡姿後,故意找個藉口讓陸公公進來看一眼,讓證詞更加明確,但那樣一來就顯得刻意了。

有的時候,太過明顯的證詞,反而惹人生疑。

特別是像皇帝這種疑心病重的人,當他懷疑一件事的時候,你越是讓他聽到篤定的答案,他越是覺得這一切早有預謀,反而是陸公公這種模稜兩可的證詞,在他看來才更具有說服力和可信度。

次日是沐休,沒有早朝。

於是在皇帝渾然不知的情況下,那名收到回折的官員帶著蓋過玉印的摺子,於當天下午到戶部領取了足夠的賑災物資,然後拉著物資浩浩蕩蕩趕往了災區。

本來到戶部領取物資,流程並沒有這麼容易。

奈何皇帝這半年作了太多死,讓部分不知情的中立派的大臣寒了心,其中就包括了戶部尚書這位一心為國的老臣,因為皇帝一直拖著雪災一事不處理,戶部尚書這段時間已經急得連上了好幾十封摺子,求皇帝趕緊下旨救災,每次早朝也要提醒個十來次。

可皇帝始終無所作為。

眼下皇帝總算是願意解決問題,儘管方案奢侈得讓他肉痛,皇帝那邊也還沒有給他通知,就只有這麼一封蓋了印章的摺子,但他還是很爽快的給了物資,還催促來領物資的官員拿了東西就趕緊走,免得皇帝一個後悔,直接下旨收回成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