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
他把這套賑災計劃拿出來,並指派吏部侍郎擔任欽差,即日動身前往北方救災,頓時就讓朝堂上的官員們炸開了鍋。
有些事雖然皇帝不知道,但官員們都知道啊——
皇帝之前已經派出一名欽差,帶著大量物資去賑災,現在又搞這麼一出,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別說反皇派的官員不解,親皇派的官員也懵了好嗎?
當然,因各種原因歸附於何寶月的那部分官員,是知道這裡面的所有真相的,所以他們現在的任務就是,在皇帝看出問題之前,讓雙方官員以為這一切都在皇帝的算計之中,然後配合皇帝達成目的。
親皇派這邊。
御史大夫捋著鬍鬚,低聲對身邊幾個官員道:「還是皇上想得周全,這一招連環計,實在是妙極啊。」
輔國大將軍曹鴻瑾像是被點醒了般,一臉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兩人一唱一和,其他人不管到底懂沒懂,這會兒也都開始不懂裝懂起來,不然連曹鴻瑾這種一根筋的武夫都想得明白的事,他們這些文臣想不明白,豈不是很丟臉?
即便是同一派系,官員之間也是會互相攀比,爭個高低上下的。
畢竟,就算是感情要好的親兄弟,偶爾也會拌個嘴打個架,何況他們不過是政見相同,並不代表他們會因此親如一家。
片刻後。
親皇派一方達成統一,一定要讓反皇派接下這次任務,並絕口不提已經派過一次賑災物資,儘管很多親皇派官員都沒搞明白,為什麼不能提上次派撥的物資,但因為時間緊迫,導致他們也沒有時間去想明白。
同時,反皇派在經過一番相差無幾的竊竊私語後,也得出了皇帝是要坑他們的結論。
而雙方之所以能迅速達成這樣的共識,還得歸功於皇帝給出這份「賑災計劃」,其中的惡意幾乎是不加掩飾的,他竟讓吏部侍郎帶著人馬空手上路,然後在沿途之中以「募捐」的方式來獲取賑災物資!
別管這物資是不是能募捐到,單是這一行為,就絕對會得罪這一路上的所有官員和百姓。
再說北方的官員,有一半都屬於中立派,而且幽州總軍手裡,還掌握著二十萬大軍的兵權,也是屬於中立派的,吏部侍郎要是真的一路「募捐」過去,最後能不能活著走出幽州都是個問題。
因為但凡是個正常人,都不可能想像得到,皇帝竟然真的沒給他們派撥物資,人們只會覺得物資被貪墨了。
屆時,皇帝再派人暗中去散播一些消息,說是反皇派在朝中一手遮天,皇帝已經疲於應付,再渲染一下皇上如何如何心痛受災百姓,為了填飽反皇派的胃口,加倍派撥了物資,沒想到反皇派的官員竟不顧北方數十萬百姓的安危,貪墨了所有物資,還在沿途強行徵收百姓救命的糧食……
總之就是把一切罪過都推給反皇派就對了。
倘若是在平時,北方的百姓和官員聽到這些言論,未必會信,但現在北方受災嚴重,死傷無數,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饑寒交迫,人們急需一個感情的發泄口,哪裡還有心思去思考消息是真是假,只會一股腦把所有的仇恨都宣洩到反皇派身上。
第660章 美人拒當背鍋俠(24)
這也是皇帝一直拖延賑災的原因,他就是想要激起受災百姓的怨恨。
一旦幽州百姓,還有二十萬大軍仇恨反皇派,激烈討伐反皇派,偏向皇帝這一邊,反皇派就徹底勢弱了。
甚至可能在大勢所趨的情勢下,被皇帝抓住機會連根拔起。
偏偏皇帝在提出這個「賑災計劃」的時候,還美名其曰:「而今北方大雪封路,若是愛卿攜帶大量物資,太過影響行程,倒不如募捐來得快捷方便。」
而最令御史大夫等知情的親皇派官員心寒的是。
皇帝還口口聲聲的說,這個「完美」的賑災計劃,是他的愛妃何寶月想出來的。
你看,他把自己摘得多乾淨啊?
如果說,御史大夫等人一開始投靠何寶月,替她辦事,是因為各種迫不得已的原因——畢竟人活於世,不可能沒有半點把柄,更何況在這勾心鬥角的朝堂之中。
那麼現在,他們是真的對皇帝感到了失望。
其實,如果他們不曾被迫投靠何寶月,他們或許也不會感到失望,站在親皇派的立場來看,無論是立起一個「禍國妖妃」的靶子,還是不顧數十萬百姓的死活刻意拖延賑災,都是無可避免的政治手段,他們只會覺得這樣的皇帝睿智又有魄力,為成大事不拘小節,是個有著雄才偉略,值得他們追隨的君王。
當有人說他手段過於殘忍時,他們還會為他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去辯解——
現在這無數人的犧牲,都是為了將來的太平盛世。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