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趕到京城的時候恰好碰上了中秋燈會,滿大街都是熱鬧景色,一到晚上,漫天的燈火競相綻放,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晃人耳目。
藍尋白閒不住,死活要拉著李挽朝去那條最熱鬧的街上遊玩。
平日裡頭都是有宵禁的,但是他們運氣好,趕上了中秋,長夜盡明,金吾不禁。
李挽朝本想先去溫沉的住址找他,但被藍尋白拉著,脫不開身,便也沒了辦法,只好先去跟他逛了街。
藍尋白正值年少,渾身上下都是使不完的力氣,看什麼都新奇,話也說不停,「這京城的中秋是比咱那邊的府上熱鬧一些,雜耍、花燈......想著法熱鬧呢。」
兩人並肩走著,藍尋白說著說著就在一個賣花燈的攤販前停下,買了兩個花燈,一個給李挽朝,一個給了知霞。
知霞忙笑著道謝,「多謝公子!」
「你也莫和我客氣了。」
藍尋白又問李挽朝,「阿姐從前難道沒有來過京城嗎?我聽母親說過,伯母的老家就在京城啊,難道這些年你沒回來過?」
藍尋白口中的伯母自然說的李挽朝的生母楊氏。
楊氏是京城人,當初嫁給了李觀後,就跟著他一同調任去了恩文府上,李挽朝大約六歲的時候,來過一次京城,見過一回楊家人,後來,八歲那年,小姨來過一趟恩文府,此後就再也沒有見過楊家人了。
楊家人的關係和李觀並不怎麼好。
連帶著李挽朝也沒能和遠在京城的他們來往。
李挽朝把玩著手上的花燈,解釋道:「京城太遠了,爹要忙公務,沒人帶我來,便沒來過了。」
藍尋白聽後,點了點頭,覺得是這麼個道理,也沒多想下去,他看李挽朝心不在焉的樣子,便道:「阿姐高興些嘛,你看這外頭多熱鬧啊。母親若知道我沒照顧好你,回去後,她一定會跟我生氣的。」
李挽朝聽了藍尋白的話,也終於撐起了一些精神。
京城是很漂亮,很繁華,可是她想著溫沉,掛念著早些去見他,現在也難免神思飄散。
最後藍尋白一個人在那頭快活,也漸漸沒了勁,帶著李挽朝上了馬車,送她去溫沉現下的住址。
或許是方才鬧得太厲害,他現下終於覺得疲累了,趴在車窗上看著窗外的景色,一路安靜無話。
藍尋白本來還想拖到和李挽朝一起看煙花的,他聽聞那些人說,約莫亥時,就會有煙花放出來。只可惜,李挽朝一路都沒什麼精氣神,他一個歡歡喜喜的,也沒什麼勁。
他知道李挽朝是在掛念著溫沉。
可他直到現在還是有些不大明白,溫沉到底有什麼好的,他們當初出了那樣的事後,她怎麼能就這樣心甘情願和他過起了日子呢,甚至......甚至還不惜獨自一人來京城找他。
藍尋白終於忍不住出聲,他的聲音聽著有些悶,問道:「阿姐就這麼喜歡他嗎。」
馬車駛離了長街,熱鬧的聲音已經漸漸淡去,藍尋白這沉悶的聲音在此刻格外明顯。
就這麼喜歡溫沉嗎。
他的聲音帶著幾分不可捉摸的失落,李挽朝還是捕捉到了。
她看著他趴在車窗上的腦袋,手上抓著的衣角也快擰成了一團,過了許久,她終於出聲了,「嗯,挺喜歡的。」
一開始的時候也沒那麼喜歡,可是慢慢的,發現在他的身邊好像才能安定下來。
溫沉很聰明,為人處世也都比她通透那麼一些,她身在李家,時常會犯糊塗,但溫沉不一樣,他比她看得清楚太多,人也比她清醒。
或許是從他給了她二十兩那天起,又或許是他抱著她安撫,說「朝娘別怕」時,又或許是,繼母在她院子裡面打死了青橙的時候,她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他了,好像也越來越離不開他了。
如果有他在,是不是就沒那麼可怕了。
可是藍尋白不甘心啊,他不明白,一開始分明是他和她好一些的,可是,這個半路出來的溫沉到底算是什麼啊?
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說過,阿姐的日子不好過,要他對她好一些,如果有什麼耍貨,也要想著阿姐一起。
他們相差半歲,李挽朝就總是拿他當弟弟。
有這樣的弟弟嗎?有弟弟會想娶姐姐的嗎?
十四歲那年,他碰到李挽朝被她繼母那群人欺負,李挽朝哭著跑出了門,她沒地放去,只能跑到藍家。她那一回是真的受委屈了,就因為李挽朝不想去給老夫人抄孝經,李觀說她不孝順,陳氏和她的兩個弟弟妹妹也在那里說風涼話,只是,整整一本孝經,哪個孩子願意抄啊,為什麼又是只有她一個人要為祖母做這樣的孝順事呢?
那次,李挽朝第一回 發了脾氣,她離家出走,跑到了藍家躲著。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