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廠時髦親媽[九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家都覺得蠻神奇的。

育才以前能招到學生,全是因為教育局有規定,正規的公立高中不允許招收復讀生,所以育才才能在夾縫中求生存,而像樓小喬這樣的考生,幾年都不一定能碰到一個好吧,她算是這個社會的「漏網之魚」。

樓小喬讀初中是二十來年前,那會兒農村很多地方連溫飽都沒怎麼解決,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學,不是一個農村家庭最關心的。

到了九十年代,只要是學習成績好的,就算家裡再困難,學校或者政府都會幫著扶持著讀。

負責招生的老師對這些想鑽空子的考生沒好氣的說:「樓小喬那是初中時候成績就好,人家又努力。」

那就是育才沒什麼妙招唄,不想努力的那一撥人就打起退堂鼓來。

這事兒讓孫老師當成笑話講來聽,學校了解了樓小喬的故事以後,決定在學校成立一個困難學子的幫助政策,如果學生成績真的是特別好,家庭也確實困難的,學校可以給該學生免學費入讀。

樓小喬知道以後,也找到了孫老師:「我願意捐五千塊,作為幫助困難學子的獎學金。」

她現在不差錢,下井村的房子都租出去以後,每月妥妥有一筆租金進帳,造紙廠那邊給她的顧問費也一直有給,關鍵是齊老師的這套資料,分銷權都在她這裡,只要是從正規渠道拿貨,她都能拿走一部分抽成,這部分錢就能讓她躺平養老不干任何事情了,她現在想做一點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想法了。

王四順是從村裡的人嘴裡聽到樓小喬的事情的。

離婚以前,這個女人他真是一點都沒放在眼裡的,但沒想到她這麼能折騰,短短的一年半時間,她做了很多人一輩子都做不完的事情,成功把自己嫁出去了,找了一個高不可攀的對象,她還幹了別人一輩子不敢幹的事情,在這個年紀參加了高考,獲得了很好的成績。

「四順,你有沒有想到過,樓小喬是個這麼厲害的角色的。」

如果當初沒離婚......

現在王四順都不敢想這個假設,如果當初沒在外面亂搞,沒離婚那他現在的日子會不會好過一些,他前段時間在工地幹活摔斷了腿,休息了一段時間只能出來上班了,但走路一瘸一拐的毛病算是落下來了,右腿短了一截,醫生跟他說這輩子都別開車,他以後都不能開車了。

樓小喬讀大學的這年,大學城陸續有大學入駐。

然後就陸續有關於大學新生的笑話傳了出來,有個大城市的學生打車到了學校,還以為被拐賣了,在計程車上就報了警,新都警方接警以後迅速鎖定了地方,等找到學生的時候,那人拎著行李箱,瑟瑟發抖的站在大馬路邊上,被警察告知這裡就是某某大學的新址以後,頭也不回就走了,據說是回去復讀了。

下次報志願之前,一定要去學校看一眼。

不是說百年高校,老牌學府呢,怎麼是這種破爛地方?

這地方太破舊,連個AM機都沒有,每周都有移動取款車來學校晃一圈,取錢還得排隊,不然就要打車去十來公里以外的新都縣城找個AM取款,很多新生叫苦連連,要不是高三難熬,真想回爐重造再考一次。

剛開始建成的學校的路大多數都沒修起來,但教室跟宿舍是蓋起來了的,由於學校面積是真大,也比以前寬裕多了,學生宿舍條件其實還是比以前好多了的,但即便是如此,大二以上的學生還是不願意搬來這裡。

大一新生一來,就帶來了消費的中堅力量。

樓小喬就是報導的這幾個大一新生中的其中一個,一到學校就發現,學校食堂可真難吃啊。

「不是一般的難吃。」這附近也沒什麼好吃的,木得辦法,樓小喬只能找張玉嬌給她留個飯菜,每天中午她回趟家,順便去取給她留的那份飯。

張玉嬌給她做飯的時候,特地的開了個小灶,給她的那一份是單獨炒的。

沒辦法,誰叫樓小喬挑呢。

這會兒張玉嬌出去了,只王盛在家,儘管事情多,但王盛可有幹勁,家裡剛剛蓋完房子,還欠了大舅哥的一萬多塊錢沒還呢。

因為缺錢,王盛還兼下了給樓小喬收租的業務,而且這段時間來這邊租房的大學生也多了,他家又多了一層收入。

嗯,因為學校宿舍是大了,但住宿環境一般般,有些學生條件還行,乾脆出來租房子住。

這段時間村里打出出租房子GG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但最受歡迎的還是樓小喬跟張玉嬌家裡。

原因很簡單,這兩家蓋的時間晚一些,條件也稍微好一些,張玉嬌家裡當初蓋房子的時候特地跟樓小喬取了經的,也學著她家那樣走了全屋的冷熱水管道,廁所裝修的很好,那些出來租房住的大學生,肯定是挑著條件好的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