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哭死,宿主反向為系統續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若是幾年前,幾萬塊就能擁有一個萬都佳苑的房子,她肯定睡覺都得美醒。

現在她和大多數人一個想法,這玩意買多了沒用。

家有住的地方就成。

「先買上,就算沒用也虧不多少。」

姜婉書一想也是,不到一百斤大米的事。

隨即醒過神來,感嘆她現在都飄了,好幾萬塊錢完全不放在眼裡。

……………………

停水前,因為時萋早早就和交好的老太太們說過要存水的事,同時給她們轉了幾個公眾號文章。

當然,都是她自己搞的。

老太太群體深以為然。

每天都吭哧吭哧的往業主群、相親相愛一家人群、某氏家族群甩文章。

而後開始分析自己的見解。

雖然也有個別犟種不信,堅持不存水。

大部分人還是秉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

所以s市停水公告一出,時萋小區千餘戶人還都坐得住。

水少這事是明擺著的,還有什麼不信的。

頂多是有些人覺得,官方不可能不給老百姓活路。

所以即便定時定量也得供應。

真給斷了不就亂套了嘛!

其實官方也確實沒打算不管,只不過是換成供應淡化水了,時間定在下個月初,中間有十來天需要過沒水的日子。

停水前雖然提前通知過了,不過那時候已經限時限量,按每家人口數量供應的。

就算連續幾天把自家的份額都接出來,存的水量也不多。

有些一兩年前就有節水存水習慣的家庭,雖然有那個有備無患的意識,但沒那麼大的地方。

周邊郊區那種帶小院的平房還好,一般都有儲物室和空屋子之類的,地方夠用。

像時萋這樣住樓上的,還是小戶型樓房。

樓下自家的雜物室連三平米都沒有,若是在屋裡存上幾個大型儲水桶,家裡的人生活也不方便,所以頂多存個一噸多就是極限了。

想著斷水也就半個多月,不洗澡不浪費,每天就吃喝用的,也能挺到那時候。

可新聞上說的是月初,但沒說具體哪天,大家等了一天又一天,過了月中本來該供應的水依舊沒到位。

S市被這遲來的水搞得人心惶惶。

好在沿海城市那邊已經開始供應了,網上也有些緩解大家焦慮的言論,表示他們這種內陸城市管道安裝不容易,雖然進度不如人意,但早晚會運輸過來的……

問題就出在這個「早晚」上。

即便有新聞每天播放著進度,可以讓市民「望梅止渴」。

但距離停水過去了一個半月後,好些人坐不住了。

沒米還能買點地瓜、南瓜之類的做個粑粑當主食。

沒水可怎麼活?

有時萋提前和老姐妹宣傳,本小區家庭的準備工作還算不錯。

只是不管什麼時候都有那一條道走到黑的。

隔壁單元的母子倆就是這種人,挨家挨戶的敲門借水。

有的麵皮薄就給她們裝了小半桶。

敲到時萋家門前時,她和姜婉書誰都沒給開門。

今年已經出現局部混亂了,前幾個月就出現好幾例以鄰居之名敲門後進屋搶吃喝的。

就算最後人逮著了,家裡那些稀罕物資也回不來,更別提那些受傷的了。

姜婉書看到這樣的新聞後,給時萋做了不少思想工作。

表示不能再讓鄰居來家裡串門了,萬一誰起歹心怎麼辦?

時萋連連點頭,同意女兒的說法。

現在家裡大門二門緊閉,還單獨上了幾道鎖。

敲門借水的人,見沒人給開也不多待,後面還有那麼多戶呢!

這娘倆走遍全小區,竟然也靠著厚臉皮混到了二十來斤。

不過這招數也就用一回。

群里很快就有人提起她們家的為人,說之前糧食大漲價時,還上門借過糧。

到現在都沒還。

「怎麼可能會還,借糧那時候五六十一斤,現在都賣好幾百了。」

「剛剛來我家,還說等淡化水供應了就還我。我呸,占便宜的心思不要太明顯。」

「唉,我媽好面子,非要借。給她們倒了兩斤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