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陳兩家算是形成了個平衡,讓陳仙姑消停的過了這麼多年。
這次陳仙姑說走就走,離開的消息傳遍樂余村時,她和時萋已經啟程了。
杜、陳兩家都沒反應過來。
之後即便知道陳仙姑新搬的住址,也沒敢追過去。
村中人對王城的地界,充滿了敬畏心。
生怕去了那邊得罪了惹不起的人物。
這麼多年接觸,陳仙姑也算多少了解了他們的想法,所以如今生意慘澹,陳仙姑也沒有多沮喪。
每日在院子裡侍弄花草菜地,偶爾做上一兩個小菜,過得悠閒自在。
她從小到大就是村里生活的姑娘。
如果說不會侍弄莊稼就太假了。
在樂余村不種,首先是她一個外來的,沒有那空餘的土地給她種。
其次是周圍村民送的菜就夠她一個人吃用了,再多的她吃不了,也不值什麼錢。
.........................................
現代社會常說,打敗你的永遠不是同行,而是產品本身被顧客和社會所淘汰。
「大仙」行業也是如此,陳仙姑最初住過來的一段時間,找上門的僱主不多,大部分都被周邊同行接了過去。
但有些人家請了人、做了法事後依舊沒有改善現狀,不得不打聽更厲害的,重新請人。
大師這個行當里,基本互相都有了解。
也會私下通氣。
所以當一個大師的法事沒用後,一些自覺與他差不多的,就會找藉口推掉這種難搞的差事。
陳仙姑因之前在平民中積累下來的口碑。
再加上周遭大部分「大師」不接,這樣難搞的「邪祟」事件,最終也會有一些落到她的頭上。
這樣的「漏」,陳仙姑最近撿了好幾個。
解決了幾單其他名聲在外的「大仙」解決不了的事件之後,慕名而來的人增多。
陳仙姑與時萋獨坐一輛馬車中,馬車內部裝飾華麗,身下鋪的墊子柔軟又舒服,車輪似乎也有減震措施,在內感覺不到多顛簸。
她有時候覺得,如今找上門的貴人多也不見得是好事。
若是普通人家,辦不了的直接拒了就是。
而有權有勢的,她連拒絕都不能。
並且自己有多少斤兩,陳仙姑心裡也有數。
她總覺得是借了陳小拾的福氣,可福氣這東西,說起來也是很玄乎的,誰知道會不會一直有用?
所以即便是坐上了這樣華美的車馬,陳仙姑的情緒依舊不佳,心裡七上八下的。
「聽說今日咱們去的這個王家是皇商,格外有錢。按理說這樣的大戶人家就算想請白雲觀的大師出山也不是不能.......」陳仙姑打量完馬車內部,壓低聲說了一句。
「興許和之前的李家情形相似。」
陳仙姑蹙了蹙眉頭,她可不想再遇到李員外家那種情況。「待會去了少說多聽,那種人家規矩多,咱們平頭百姓的惹不起。」
時萋乖巧應和:「姑你放心,我曉得。」
陳仙姑點了點頭,沒繼續這個話題。
車廂外面就是王家的車夫,還是小心些的好。
對於要去的人家,她們也提前做了些了解。
並不是盲目的,人家一請就跟著去。
皇商王家,有錢還是其次。
除了生意做的大,王家依靠聯姻,找了不少高門做靠山。
當然,想和那些權利中心之人搭上線,單靠嫁娶是沒用的,還要有大筆的銀子砸進去,偶爾也要為其解決些麻煩事。
這次王家雖是用自己的馬車邀請陳仙姑,但實際上有事的,並不是王家本家的人。
而是王家老夫人的外孫女。
鎮南王府的庶女駱錦玉。
王家這種皇商,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是很了不得的大戶人家了。
但在達官顯貴眼中卻不算什麼。
王家女能嫁入鎮南王府做妾室,也是高攀的。
姑娘在王府多年,就只得這麼一個女兒。
王家要說不失望也不可能,但總歸是有這麼個紐帶,即便是女兒,也是鎮南王親生的。
王家平時的供給和助力能給的都會給,包括定親,也是出了不少力。
結果眼看著這外孫女到了出嫁的年紀,人卻出了問題。
中邪這種事,平民百姓也許不在乎,高門大戶里未出門子的貴女中了邪,被退婚都是輕的,說不準還要送去家廟。<="<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