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並沒有被誇的自得,反倒握住宜敏的手,將她拉到懷中,下巴擱在宜敏肩頭,淡淡道:「這天下的書宛如浩淼煙海一般,朕越讀便越感覺自己的渺小和孤陋,朕要統領這萬里江山,千萬百姓,只能時時鞭策自己,克己自強,不敢鬆懈。朕唯有用比常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理直氣壯地站在朝堂上指點天下,而不是被那些大臣們堵得啞口無言,這種滋味朕再也不想嘗到……」他的聲音淡然中帶著憋屈和憤怒。
雖然鰲拜已除,但朝堂之上終究仍有許多人輕視康熙年少,倚老賣老,偏偏以康熙的年紀,無論學識或經驗都不足以舌戰群臣,只能時時狼狽不堪地被駁得啞口無言,最後不得不屈從於大臣的意見,康熙對此既羞愧又惱怒,他此後一生重視學習和知識也是根源於此,也因此令他心中時常苦悶難紓,面對在他身上寄予了全部期望的孝莊他說不出口,若是往常赫舍里是最好的傾訴對象,如今宜敏充當了這個角色。
宜敏靜靜地伏在康熙胸前,聽著他自言自語並不接口,充當一個合格的聽眾,她知道康熙其實不需要答案,他只是需要一個能讓他放心傾訴的對象而已,康熙更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也許時過境遷,他又會為自己一時的軟弱而惱怒起來,到時候倒霉的便是她了。只是她不介意擔這個風險,因為她需要一個與眾不同的地位,不是隨時可以被替代的寵妃,而是無人可及的知己良伴。
比起未來那個運籌帷幄的大帝,現在的康熙還是少年天子,在前朝所受的壓力無疑是前所未有的,而之後還會有長達數年的三藩之亂,幾乎動搖國本,是康熙登基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也是康熙感情和理智最脆弱的時候。
但這對她來說意味著一場空前的機遇,在這段時間內誰能與康熙患難與共,不離不棄,誰就是未來一生的勝利者,所以宜敏不惜用最快的速度讓赫舍里消失在後宮的角逐之中,也是為了爭奪這個機會,在這場未來的戰爭中,唯有赫舍里在身份上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只有將赫舍里從康熙心中的賢妻位置拉下來,宜敏才有機會成為那個站在康熙身後的女人。
只要這一戰她勝利了,那麼未來即使康熙後宮美人如雲,即使她以後青春不在,也沒人能取代她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這份感情將延續到她的孩子們身上,對未來的大位之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擁有一個在皇帝心中地位特殊的母親,對皇阿哥來說是最大的籌碼和倚仗,前世的太子胤礽如是,而後的雍正也不例外。
「敏兒,給朕生一個阿哥吧。」康熙在絮絮叨叨地傾訴中,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讓宜敏的心猛烈跳動起來,孩子是她一輩子的心結,每當涉及到孩子都令她無法冷靜自持,一直以來她雖然很想要孩子,但是摸不准康熙的心思之前宜敏不敢冒險,康熙現在說出了她最期盼的事情讓她有些反應不過來,愣愣地靠在康熙懷裡。
康熙扶著宜敏的肩膀,緊盯著她的眼睛道:「敏兒,為朕生一個兒子吧!一個健康聰慧的阿哥!」他的眼神認真且直接,透著一股子熱切。
宜敏從康熙的眼神中看到了渴望,她似乎明白了,康熙一直渴盼著出身高貴的繼承人,本來赫舍里的孩子是他的期待,只是赫舍里終究讓他失望了,生出的嫡長子偏偏又先天不足,在知道這個孩子很難長大之後,康熙就不報希望了,甚至到現在還沒有取名字。
康熙心中是焦慮的,他已經17歲了,從12歲大婚至今五年的時間裡,後宮只有一個病歪歪的阿哥,這無疑是對康熙的打擊,後繼無人是一個皇帝的致命傷,所以他迫切地期待一個健康聰慧、血統高貴的阿哥,而如今後宮裡能符合他期望的只有宜敏,出身足夠高貴,血統也是純正的滿州貴族,而且身體健康,智慧明理,是最佳的人選。
從搜宮事件發生之後,康熙這一個多月來特地吩咐自己專屬的御醫為宜敏調養身體,下了死令必需讓榮妃徹底康復,不許留下任何隱患。前些天御醫終於鬆口說榮妃可以受孕了,而且絕對能生下健壯有力的阿哥,這讓康熙欣喜若狂,看著宜敏就跟看著寶貝一般。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康熙自認已經徹底了解了宜敏。
她有著男兒般精明周密的頭腦和凌厲果斷的處事手腕,又有女兒家的溫柔體貼與天真爛漫,康熙心中將她與赫舍里相比之後,發現宜敏更適合成為一國之母,康熙甚至想過廢了赫舍里立宜敏為後,只是索尼的死和長子的出生讓他無法這麼做,只是他心中已經不再將宜敏當成純粹的妃子了,所以他改口喚她的閨名而不是位份。<="<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