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康熙榮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沒等他說完,就被女兒「哇——」的一聲大哭給堵了回去,頓時就閉嘴了,無奈地對著宜敏嘆氣,他可以對兒子疾言厲色,卻對女兒視若珍寶,連句重話都捨不得。

宜敏扶額嘆息,她對女兒向來是寵著,有求必應,康熙更是要星星不給月亮,結果就養出一個小祖宗,誰來都不好使。她雙手一攤,對著康熙使了個眼色,讓他想辦法解決女兒的魔音穿腦。

康熙一手拍著女兒小小背脊,嘴裡不停許諾著什麼,結果原來百試百靈的招式不管用了,女兒就是要「額娘」,他只能無語望天。總不能妻子回家待嫁,還要帶個女兒回去養著吧?到時候他把母女倆一起迎進宮不成?成何體統?!

最終還是承瑞看不下去,出面接手了小祖宗,只見他伏在阿魯玳耳邊低語了幾句,阿魯玳就抽抽噎噎地收了聲,看了看面色溫和的兄長,不情不願地點了點小腦袋,乖乖跑到賽音察渾身邊,拉住了二兄的手,奶聲奶氣地道:「額娘,你去辦正事吧!阿魯玳乖乖,聽話在家裡。」

說著還露出一個乖巧的笑容,搭配上臉頰上未乾的淚痕,說不出的可憐可愛,叫一對父母的心都要化了,連忙對她誇了又夸,問也不問承瑞許諾了什麼?反正身為兄長,能降住弟妹就行,其餘的無需深究。

宜敏儀態端莊地對著康熙一禮,柔聲道:「皇上,妾身在家中等著您。」說完看了看賽音察渾和阿魯玳,便不在流連,轉身扶著承瑞的手出了鍾粹宮,登上儀駕緩緩離去了。

等皇貴妃儀駕從順貞門而出時,宜敏轉身回望,當年她是在家中接到聖旨,封妃入宮走的是順貞門,歷經十四年,她重新走出這道門。

待她換了身份再入紫禁城,走的會是後宮女人一輩子都不可能行經的路線。

乘鳳鑾,走大清門、天安門,到午門鐘鼓齊鳴。

經乾清宮,過交泰殿,以皇后之尊入主中宮,母儀天下!

第190章 鳳還巢(一)

承恩公府

宜敏晉封皇后,恩及父母兄弟,其父蓋山授一等承恩公,其母瓜爾佳氏冊一品誥命夫人,其餘兄弟皆受到各種恩賞。此時承恩公府的所有人都按品級大妝,蓋山帶著兒孫等在西街門外,瓜爾佳氏帶著女眷等在公府大門外,一行人眼巴巴地望向街口的方向張望。他們的女兒、妹妹、姑爸爸,馬佳氏的金鳳凰馬上就要回巢了。

早在半月前,宮內就派出些司禮太監、司儀嬤嬤到承恩公府,分別指導府內兒郎、女眷各種禮儀規矩。當然他們行事都規矩客氣的很,畢竟這可是皇后娘家人,都不敢下狠勁教導,也就是面子上過得去就成了。

臨近出宮前一日,宮中又有巡察太監帶了許多小太監出來,檢查各處關防,指示鑾駕蒞臨,馬佳氏眾人何處退,何處跪,何處進膳,何處啟事,種種儀注不一。聽得一大家子人咂舌不已,直感嘆這皇家規矩當真折騰人,卻不敢有絲毫怠慢,一個個學得極為認真,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嘛!

到了正日子,五城兵備打掃街道,攆逐閒人,圍上布氈,任何閒雜人等都不能在此停留,更不要說探頭探腦的圍觀了。半日靜悄悄的,忽見一對紅衣太監騎馬緩緩的走來,至西街門下了馬,將馬趕出圍氈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

半日又是一對,亦是如此.少時便來了十來對,方聞得隱隱細樂之聲.皇貴妃儀仗緩緩而來,赤、黑素旗招展,金黃色鳳旗迎風,赤、黑鳳旗列陣。金黃、赤、黑三色素扇,赤、黑鸞鳳扇緊隨其後;兩列宮女、太監分別執金節,拂塵行在兩側。七鳳明黃曲柄蓋一。一隊隊過完,後面方是十六個太監抬著一頂金頂明黃繡鳳輿緩緩行來。

瓜爾佳氏等連忙路旁跪下.早飛跑過幾個太監來,扶起瓜爾佳氏等人。那鳳輿並未在外停留,而是直接抬進大門。承瑞一路寸步不離地護送,看到蓋山和瓜爾佳氏也是點頭微笑,並未開口交談。

進了儀門往東,行了一段路後,他遠遠的看見一位精神矍鑠,拄著龍頭拐杖的老婦人站在正廳門口,不由得愣了一下,立馬反應過來這肯定有「大清人瑞」之稱的馬佳氏老封君。

隨著距離的接近,承瑞此時過人的目力清楚地看到這位老人頭髮全白,卻梳的一絲不苟,臉上有歲月的皺紋,卻紅潤無斑,兩眼神光湛湛,絲毫不像一位百歲老人。

郭爾羅斯氏似乎察覺到他的注目,眼神一動,銳利的目光掃過,刺得人頭皮一麻,等老封君瞧見他身上的阿哥袍服,還有那張酷似宜敏的面容,鋒銳如芒的目光瞬間柔和,溫煦的笑意爬上嘴角,對著這邊微微頜首。承瑞連忙拱手回禮,垂下目光不再亂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