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鳳還巢(五)
宜敏在廳堂中與家人敘談許久,大致了解清楚家中這些年的情況後,才心滿意足的結束這場談話。畢竟她在宮中聽到的都是額娘轉述,大多時候都是報喜不報憂,甚至家中許多後輩她都不曾見過。
此次雖然皇恩浩蕩能夠歸家待嫁,但是該有的禮數還是要遵守的,至少不可明目張胆地接見外男,出了親生父親之外,便是親兄弟都需要忌諱一二。倒是未成年的晚輩沒有這麼多顧忌,她趁機見了幾個年紀較小的侄兒、侄孫,滿意地發現這些孩子資質還不錯,尤其嫡系的幾位更為聰慧靈動,身體強度明顯高於常人,看來幼時動用過靈泉洗禮。
以這些孩子的年紀,將來應該都能趕上朝廷平準噶爾之戰,那是場曠日持久的大戰,足以將這一代子弟歷練出來。更重要的是,前世康熙三征準噶爾期間,幾乎病死在戰場上,這也許是她此生最大的機會,她必須早早布局,每多一分力量,在未來都有可能成為決定性的關鍵。
郭爾羅斯氏和瓜爾佳氏帶人親自把宜敏送到了她居住的院落,這是承恩公府當初重新規制時的重中之重,幾乎把整個府邸的三分之一划了進去,對外說是院落,其實整體就是個大園子,裡面亭台水榭,假山樓閣錯落有致,名貴花木掩映其中,說不出的玲瓏雅致。
這園子的圖紙是康熙命內務府送來的,由他親自設計規劃,內務府督造,歷時近兩年方才完工,期間所有花費都由內庫支取,不曾花費國庫一毫一厘,朝中大臣自然也無話可說,皇帝用自己的私房錢給自己女人修園子,哪裡輪得到外人嚼舌根?
這承恩公府如今只住著瓜爾羅斯氏和蓋山夫妻二人,蓋山身為承恩公,自然是和瓜爾佳氏住在正院,郭爾羅斯氏居住西邊院,出門就是府中小花園,景色怡人,還開闢了半畝良田,由著她侍弄花草果蔬,樂的老人家合不攏嘴。
按照郭爾羅斯氏的輩分,她本該住在東邊院落,但是有宜敏這位皇后娘娘在,自然不能逾越尊卑。於是整個府邸的東側統統都是屬於宜敏的,康熙親筆題名「瑤園」,一切都以皇家園林的標準建造,如今園內也是戒備森嚴,與其說宜敏是回娘家,不如說是到皇家別苑暫住。
蓋山這座承恩公府按照規制已經是大大逾越了,即便是親王府邸也就沒這般大氣,但是無論禮部還是戶部都沒敢吭聲,一來是皇后居所本就與帝王同列,一個小小別苑罷了,誰敢說皇后僭越?二來則是康熙自成功平定三藩之後,三位異性藩王一輩子的積蓄通通進了皇帝內庫,說一句富可敵國真不是虛言,別說給皇后建個別苑,就算大興土木建它十座、八座行宮都不在話下。
宜敏抬頭看著那幅匾額,瑤園二字形體方正,筆畫平直,顯然康熙並未使用他最愛的董書,而是極為正式的楷書來題匾額,可見對這件事的重視。
對此,宜敏只是微微勾起嘴角,旁人皆知康熙獨愛董書,因其飄逸空靈,風華自足,乃集「六體」和「八法」之大成,也因此董書如今早已風靡天下,人人皆學董書,一些追逐功名的士子,幾乎都以董書為求仕捷徑。
卻不知他真正重要的事務上卻從不使用董書,而是更加推崇楷書演化而來的館閣體,由此可見康熙性格之矛盾。
宜敏帶著眾人邁步而入,不由得眼前一亮,「瑤園」竟是蘇州園林的風格,不大的園子造出了一步一景的特點,各色花木栽種得宜,假山點綴其中,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池塘小橋蜿蜒曲折,當真是小中見大,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跟在身後的馬佳氏女眷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她們只知皇上賜了座府邸,還給自家娘娘修了個園子,誰成想竟然用心到如此地步?瞧瞧那假山,她們遠遠看著只覺得好,若非領頭的女官介紹,她們哪能知道這假山也是有講究的,分別以石筍石、太湖石、黃石、宣石堆疊,就為了彰顯四季不同,這份心思可真是絕了。
「瑤園」是宜敏暫住的別苑,自然有一座正院,但是卻建成了繡樓的形狀,遠遠只能看見飛檐尖角,等繞過園圃假山方得見真容,這是一座四角小樓,面闊五間,臨水而建,樓高三層,總高度達到二十餘米。
小樓屋頂金色琉璃瓦熠熠生輝,搭配樓前小湖波光粼粼,環岸綠蔭照水,人間仙境亦不過如此。若在此樓頂登高望遠,不但足以看清「瑤園」全貌,甚至足以看清小半個紫禁城,畢竟除了城牆之外,遠近並無超過二層樓高度的建築。
皇城腳下,有誰敢將樓修的比紫禁城的大殿高呢?若非康熙親自督造,內務府哪裡敢毫無顧忌地建到這般高度?而且鋪在屋頂上的琉璃瓦顏色,足以顯示此地主人的身份地位。
宜敏眼中終於露出一絲喜意,沒想到康熙竟然建了這樣一座高樓給她。登高望遠是她不多的愛好之一,前世被困在那方天地太久了,但凡是能讓她感覺到天高海闊的地方她都喜歡。
郭爾羅斯氏也是眼中露出震撼之色,她這下子算是徹底明白了自家曾孫女的得寵了,唯有皇帝居所才能鋪上黃色琉璃瓦,這金色也就比黃色稍微深一些,在陽光下不細看甚至毫無差別。這座小樓屹立於此,未來誰敢住進這種府邸?便是親王住進來都是僭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